7月24日,,天剛蒙蒙亮,毛集鎮(zhèn)董崗村二組村民徐宗龍就拉著一車西瓜來到董崗村的西瓜批發(fā)市場,。因為最近高溫,,西瓜的需求量急增,新鮮的西瓜很快就被收購,,驗收,、過秤、裝車,,既忙碌又有序,,徐宗龍樂呵呵地看著一車西瓜被很快收購走,便又趕著回村打掃衛(wèi)生,。
今年61歲的徐宗龍是毛集鎮(zhèn)董崗村二組的一戶村民,,這個家庭在村里是有名的貧困戶,因其妻子身體不好,,大兒子40多歲,,患先天癲癇病,,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犯病機率越來越高,,根本無法工作,,小兒子一家三口也只能靠打工生活,家里的重擔全壓在徐宗龍身上。毛集實驗區(qū)毛集鎮(zhèn)董崗村的相關負責人王永曠對于徐宗龍家特別了解,,“他家特別困難,,就在前幾年他們一家六口人還住在祖輩留下的老房子里,你想想那是什么樣的生活條件,。以前徐宗龍年輕能干時家里還勉強過得去,,后來干不動了,就只能靠那六畝地種小麥和大豆,,你們城里人不知道,,農(nóng)村是靠天收的,老天爺鬧脾氣的話真是顆粒無收,,那一年就全荒了,。”聽到這,,徐宗龍老人說:“是的,,全家就靠六畝地,種糧食一畝地一年純收入400元,。去年秋季絕收,,別說收入了,還虧了種子化肥錢呢,!”
聽到徐宗龍老人的辛酸話,,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忍不住難過起來,,這樣的家庭如何生存下去,?王永曠看到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欲言又止的樣子,,立刻接上話:“我們知道他家情況困難,,在2016年為他們申請了低保,又在同年安裝了光伏發(fā)電,,今年有了健康扶貧政策,,他大兒子的醫(yī)療救助這塊又有了保障,開銷少了很多,。而且針對他家有六畝,光是種糧食難以保障,,于是對他進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培訓,,安排他學習種西瓜,,去年開始在六畝地里種小麥、種大豆再套種西瓜,,讓種地利益最大化,。”
聽著王永曠的話,,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的心一下子熱了起來,隨即問到徐宗龍老人,。老人稱村里對像他這樣的家庭特別照顧,,去年安裝光伏發(fā)電,一年收入有3000元左右,,低保收入一年有8000多元,,光是這兩項收入就頂自己種地的好幾倍。以前大兒子一年光看病吃藥要3000多元,,有了醫(yī)療救助,,可以報銷80%以上,收入增加了,,開支減少了,,家庭條件自然變好了�,!耙郧白罾щy時,,要找人借錢過日子,現(xiàn)在手里有錢了,,家里翻蓋了三間小平房,,住得舒服敞亮。不僅如此,,村里還請來專家教種西瓜,,一畝地收入有300元,而且還不耽誤種糧食,,一舉多得,。”徐宗龍老人說起現(xiàn)在的生活,,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
“因為到現(xiàn)在他家還沒有脫貧,所以我們安排他小兒子一家去上海打工,,又給徐宗龍老人安排做村里的清潔工,,再根據(jù)他的能力讓他平時給村里做做統(tǒng)計啥的,一個月也能收入幾百元,�,!蓖跤罆缃又榻B起來,。一聽到脫貧,徐宗龍老人立刻沖著王永曠喊了一句:“我申請了2017年脫貧戶,,你們村領導可別把我忘了,!”
看到老人這么緊張地一喊,倒把我們喊樂了,。王永曠笑著對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說:“徐宗龍老人是共產(chǎn)黨員,去年沒摘掉貧困的帽子就已經(jīng)很不舒服了,,一直說要早點脫貧,,所以始終惦記著。今年一定幫助他成為脫貧戶,!”徐宗龍老人聽到王永曠的承諾,,高興壞了。就算這樣,,老人也不忘自己的工作,,稱要去地里看看自己的西瓜。我們微笑著目送老人遠去,,看到老人堅定的步伐,,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衷心祝福老人身體健康,,2017年的夢想快快實現(xiàn),。
(記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