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考烈王其人其事
簠是中國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以盛放食物的方形器具,�,;茨蠎�(zhàn)國楚王陵(武王墩)出土文物中有一組青銅簠,因為簠上有“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12字銘文,,所以格外引人注目,。根據(jù)專家釋讀,“酓前”即“熊元”,,這就將墓主的身份直指楚考烈王熊元,。
熊元,一作熊完,,楚頃襄王之子,,出生年代不詳。在史書記載中,,熊元于公元前272年開始出場,,當(dāng)時是在黃歇陪伴下,以楚太子身份入質(zhì)于秦,。公元前263年,,頃襄王病危,黃歇巧施妙計,,熊元自秦都咸陽逃歸楚國,。頃襄王去世,熊元繼任楚王,,公元前262-前238年在位,。
考烈王即位時,楚國都城是在陳郢(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公元前253年,,楚國遷都鉅陽(約在今安徽省太和縣境內(nèi)),。公元前241年,楚國遷都壽春,。直至楚國滅亡,,楚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設(shè)在安徽省域31年,,其中在淮南市域19年,,淮南的楚文化積淀因之被推至巔峰。
根據(jù)《逸周書·謚法解》:“大慮行節(jié)曰考,�,!薄按髴]”是深謀遠慮、深思熟慮,;“行節(jié)”是行動上自我約束和節(jié)制,。“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yè)曰烈”,,就是在武功,、安民、世業(yè)等方面都有成就,�,!翱肌焙汀傲摇倍际呛弥u,兩者綜合,,就是好上加好,。由其謚號可見,考烈王在歷史上絕對是具有雄才大略而且可圈可點的正面人物,。
沈國冰先生的歷史隨筆《楚考烈王記事》第29章總結(jié)了考烈王的“九大歷史貢獻”,。這些貢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他25年執(zhí)政生涯中日積月累的努力堆積,,是他在與同時代列強王們的大比拼中逐步實現(xiàn),。本文根據(jù)時間順序,對其歷史貢獻重新編排:一,、挺身而出,,為楚國贏得寶貴戰(zhàn)略機遇期;二,、邯鄲取勝,,楚國聲望和影響大幅度提升;三,、吞滅魯國,,拓展楚國疆域和領(lǐng)土;四、營建壽春,,澤被后世子孫,;五、改封黃歇吳地,,成為開發(fā)滬蘇浙先驅(qū),;六、擔(dān)任縱長,,發(fā)動第五次“五國攻秦”,;七、遷都壽春,,荊楚淮楚文化交融輝映,;八、勵精圖治,,實現(xiàn)晚期楚國發(fā)展和中興,;九、歸葬武王墩,,留下豐厚歷史文化寶藏,。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長期輔佐考烈王的執(zhí)政大臣春申君黃歇隨之在一場政變中被殺,,考烈王的四個兒子相繼成為楚王。公元前228年,,楚幽王熊悍去世,,幼弟楚哀王熊猶即位。兩個月后,,楚國再度發(fā)生政變,,楚幽王被其庶兄負芻殺害,在朝執(zhí)政的國舅李園與王太后李氏同時被殺,,熊負芻成為末代楚王,。
十年中發(fā)生兩場血腥政變,在戰(zhàn)國末年是列國絕無而楚國僅有,,這就使楚國元氣大傷,。尤其是春申君黃歇突然遇害,使楚國準(zhǔn)備在江東翻轉(zhuǎn)騰挪的戰(zhàn)略布局戛然中止,,延宕到此時,,楚國想不滅亡都難。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以李信和蒙武率兵20萬伐楚,,同時以昌平君擔(dān)任楚國故都陳郢的最高軍政長官,。昌平君是考烈王為質(zhì)于秦時,娶秦國公主所生,,后來昌平君在秦國發(fā)展順利,,官至相國。
在楚國名將項燕指揮下,,秦軍遭遇楚軍突襲,,兩個營壘被攻破,七個都尉被殺,,楚國部分失地被項燕收復(fù),,楚軍乘勝追擊,進至故都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附近,。通過史書的散亂記載,,可以影影綽綽地發(fā)現(xiàn),,楚軍這次難得的勝利與昌平君關(guān)系密切,。
公元前224年,嬴政易帥,,以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發(fā)動滅楚戰(zhàn)爭,。項燕出動全國兵力,與秦軍相持一年,,說明最后的楚國還擁有相當(dāng)實力,。次年,王翦乘楚軍調(diào)動,,突出奇兵,,擊敗楚軍,楚王負芻被俘,,昌平君隨之被項燕擁立為最后的楚王,。昌平君沒能挽狂瀾于既倒,最終戰(zhàn)死,,項燕自殺,,楚國滅亡。
當(dāng)時稱王的國家很多,,考烈王即位之前,,吳、越,、蜀,、中山、宋等王國已經(jīng)滅亡,�,?剂彝踉谖黄陂g,與他有交集的王只有周天子與戰(zhàn)國諸強,包括周赧王,,趙孝成王與悼襄王,,韓桓惠王與韓王安,魏安僖王與景愍王,,燕武成王與燕孝王,、燕王喜,齊王田建,,秦昭襄王與孝文王,、莊襄王、秦王政,�,;仡櫝剂彝跖c同時代列強王們的比拼較量,就可以深度感知他對當(dāng)時的中國歷史是多么重要,!
考烈王忽悠周赧王債臺高筑
楚國建國時的爵位是子爵,,后來的楚君不滿,與周王室關(guān)系一直相對緊張,。周昭王曾“廣批荊楚,,唯狩南行”,結(jié)果“南巡不返”,;周夷王時,,楚君熊渠一度封長子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三子熊執(zhí)疵為越章王,。其諷刺意味明顯,既然你周天子是王,,那我就是王們的爹,。春秋時,楚君熊通(楚武王)請求周天子提升爵位,,遭到周桓王拒絕,,熊通憤然,“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從此楚國開始稱王,將自己擺在與周天子平等的地位,,周天子盡管憤怒,,眾諸侯盡管嘩然,但無可奈何,。后來齊桓公和晉文公稱霸,,打的旗號都是“尊王攘夷”,,楚國一直自稱“蠻夷”,是霸主們“攘”的對象,。后來楚莊王問鼎中原,,王室成員被問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只能以“周德雖衰,,天命未改”而搪塞,。進入戰(zhàn)國,周天子在承認了三晉和田齊的諸侯地位之后,,連象征意義也逐漸弱化,,最終完全成為擺設(shè)。
楚考烈王即位時,,末代天子周赧王姬延在位已經(jīng)53年,。當(dāng)時東周王室已經(jīng)分裂為兩個更小的公國:西周公國建都洛陽,東周公國建都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周天子已經(jīng)沒有自己的領(lǐng)地,,只能寄居于西周公國。周赧王時時擔(dān)心,,秦王哪天心血來潮,,順手牽羊就會將王室滅掉。
公元前257年,,楚、魏,、趙三國合縱,,大敗秦軍,破解了秦軍對邯鄲的三年圍困,。邯鄲之戰(zhàn)的勝利,,使考烈王熊元和春申君黃歇在諸侯中的威望空前提升。周赧王見聯(lián)軍獲勝,,也是興奮異常,,自信能借此機會重振王室雄風(fēng),于是“背秦,,與諸侯約縱”,。
在周朝歷史上,衡量周天子與諸侯們的關(guān)系,,用形象的話語形容,,于西周是絕對權(quán)威,“我想咋辦就咋辦”,;于春秋是平起平坐,,“有事咱們商量辦”,;于戰(zhàn)國是卑躬屈膝,“你愛咋辦就咋辦”,。周赧王打算扭轉(zhuǎn)這種尷尬局面,,通過“約縱”來刷一回存在感。
公元前256年,,合縱各國“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令秦?zé)o得通陽城”。伊闕即龍門,,是洛陽城南的天然門戶,;陽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原是韓國一座重要城邑,,當(dāng)時剛被秦國攻取,。“天下銳師出伊闕”,,既說明合縱大軍是從洛陽出師,,更說明東周王室在一定程度上主導(dǎo)了這次軍事行動�,!傲钋�?zé)o得通陽城”,,就是隔斷秦國本土與陽城之間的聯(lián)系,讓駐守陽城的秦軍成為孤軍,,以便聯(lián)軍一舉全殲,。本來秦國對東周王室的存在并不介意,但周赧王挑頭抗秦的行為激怒了秦昭王,,于是“秦王使將軍摎攻西周”,,很輕松地就將洛陽占領(lǐng),西周君“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歸降,,東周王室與西周公國同時滅亡。在國滅的同時,,周赧王亦以59年的在位時長打破了西周穆王在位55年的紀(jì)錄,。公元前249年,居于鞏縣的“東周君與諸侯謀伐秦”,,秦莊襄王以相國呂不韋“率師討滅之”,。至此,在中國已經(jīng)維系了八百年的周王朝名號徹底消失,,對周朝祖先的祭祀也徹底斷絕,。
其實這次諸侯合縱的真正主導(dǎo)仍然是楚考烈王。按照《東周列國志》演繹,,齊桓公和晉文公爭霸都以“尊王”為號召,,楚考烈王有樣學(xué)樣,,專門尊周天子發(fā)號施令,挑頭抗秦,。周赧王受到擁戴,,喜不自勝,還下了血本,,拼湊一支數(shù)千人的軍隊作為“王師”,,參加諸侯合縱,讓西周君擔(dān)任縱約長,。王室養(yǎng)不起這支軍隊,,周赧王為籌集軍費,只能向洛陽富戶借錢,,還寫了借條,,答應(yīng)伐秦獲勝后,以戰(zhàn)利品償還債務(wù),。
周天子攻秦失敗,,但欠債總要歸還,于是洛陽富戶們手持欠條,,紛紛前來討債,。周赧王無法面對,只得躲到洛陽南宮的一座高臺上躲避,,后來這座高臺被稱為逃債臺,,“債臺高筑”的成語因此誕生�,!稘h書·諸侯王表序》云:洛陽“有逃債之臺”,。東漢服虔注云:“周赧王負債,無以歸之,,主迫(債)急,乃逃于此臺,,后人因以名之,。”可見《東周列國志》的故事情節(jié)雖有演繹成分,,但來源卻是歷史真實,。
(周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