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頃襄王熊橫似乎對園林建筑學頗有研究,自從當上楚王以后,,不斷耗費巨資興建亭臺樓榭,、擴建宮殿,樂此不疲,,沉湎于此不能自拔,。
面對秦昭襄王嬴稷的凌厲攻勢,楚頃襄王熊橫畏秦如虎,、毫無斗志,。
一心只想著向秦國求和,以求自保,,以圖延續(xù)他的奢靡享樂,。
他還是“一根筋”,聽不進任何勸諫,。
一怒之下,,免去了喜歡錚言進勸的屈原左徒職務,安排三閭大夫閑職(負責屈,、昭,、景三家貴族祭祀事務)。
但是屈原還是繼續(xù)進勸,。
再怒之下,,楚頃襄王熊橫干脆把屈原流放,逐出郢都,。
他的父親楚懷王熊槐客死秦國的悲戚,,還沒有在楚人心頭散去。
楚國朝野和百姓,,對楚頃襄王熊橫失望至極,。
誰都未曾預想,此時,,一個美貌而聰慧的楚國少女,,她的心中同樣積滿滔天的憤怒和如焚憂心。
她和楚頃襄王熊橫,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遇見,。
1
楚國的一個縣邑長官,,他雖然在外地任職,卻把家安置在都郢,。
這個縣邑長官,,有一個兒子和女兒。
不幸的是,,這個縣邑長官英年早逝,。原本有著優(yōu)渥生活和很高社會地位的家庭,從此跌落谷底,。
縣邑長官的兒子,,被迫從軍,生死,、下落不明,。
縣邑長官的妻子和女兒,在郢都艱難度日,。
不斷有秦軍即將打來的訊息傳來,,郢都人心惶惶。
然而,,郢都卻軍備松弛,、城墻失修。
民怨鼎沸,。
縣邑長官之女,,遍讀詩書典籍,深受其父影響,,對楚國和六國局勢有著自己的深刻洞察和獨特見解,。
她決意挺身而出,面諫頃襄王熊橫,。
如你所知,,她的名字叫做莊侄,也叫做莊姪,。
可是,,怎么才能見到頃襄王熊橫呢?
莊侄想到,,去楚王宮請求面見大王,。但是楚王宮高墻壁壘,、守衛(wèi)森嚴,,任憑她怎么苦苦乞求,武士毫不為動。
屢次請求,,皆無功而返,。
莊侄的舉動,引起了一名楚國大夫的注意,。
大夫感動于一個少女,,如此強烈而執(zhí)著的家國情懷,決意冒險幫她,。
大夫告訴莊侄,,三天以后,頃襄王將出發(fā)去往距離郢都500里之外的一個地方游玩,。她可以在郢都外,,頃襄王車隊必經(jīng)之路,冒死攔截,。
大夫看著她,,無限愛憐地說,你要做好丟掉性命的準備�,�,!
2
那一天,莊侄跪在官道邊,,雙手高舉著一塊麻布,,上面用墨書書寫著七個醒目大字:
“大王有三難五患”。
武士們出于同情和愛護,,極力驅趕這個女孩,,以讓她遠離大王的視線,免得被大王看見,,白白丟掉如花的生命,。
但是,女孩固執(zhí)地跪在那里,,不肯離去,。
似乎,一切的緣起緣聚,,命運中都有一些注定和安排,。
還是引起了頃襄王熊橫的注意,。
頃襄王停下車駕,,讓武士把女孩帶來。
站在頃襄王面前的這個女孩,,有一雙純真無邪,、不染世塵的眼睛,。
她的眼眸流光。
只是那樣一眼,,布衣素顏,、天生麗質的女孩,讓頃襄王的心里掀起波瀾,。
那一天,,頃襄王熊橫和莊侄有一場長時間的精彩對話。翻譯成為今天的白話文,,如下:
你是否知道,,阻攔寡人的車駕,就是死罪,?
當然知道,。我在準備阻攔大王車駕之前,就已經(jīng)想好了,。如果大王要殺我,,請大王允許我把要對您講的話講完。
你說寡人有三難和五患,,寡人愿聞其詳,。
大王的“三難”是:大魚失水;有龍無尾,;城欲內崩,,而王無視。
聽說現(xiàn)在秦軍即將進攻楚國,,鄢城首當其沖,,郢都更在秦軍威脅之下。在這樣一個危急關口,,大王竟然還要到距離郢都500里之外的地方游山玩水,,這不是“大魚失水”嗎?
大王您已經(jīng)擔任楚王好幾年了,,卻還沒有立太子,,這不是“有龍無尾”嗎?
現(xiàn)在楚國內憂外患,,災難很快就要降臨,,大王卻毫不知情危險即將臨近,這不是“城欲內崩,,而王無視”嗎,?
莊侄言辭犀利,表述清晰,,直擊要害,。根本不像一個她這樣年齡的女孩所能言,。
頃襄王不禁大吃一驚。
這是你自己所悟,,還是有他人指點?
莊侄告訴頃襄王,,自己的父親是楚國的縣邑長官,,平時受父親教誨和影響很深,她自幼習讀詩書,,關注國家大事,。
原來莊侄的父親,是一位勤勉而有政績的縣邑長官,,可惜英年早逝,。頃襄王對莊侄的父親十分熟悉和了解。
頃襄王邀請莊侄來到自己的車駕上同坐,,請莊侄繼續(xù)講述“五患”,。
莊侄說,第一患,,郢都的城墻雖然高大深厚,,卻年久失修,守備松弛,。第二患,,王公貴族、達官貴人和富豪們過著奢侈的生活,,可是老百姓缺衣少食,,貧富懸殊。第三患,,大王癡迷亭臺樓榭,、擴建宮殿,國庫空虛,。第四患,,大王的駿馬至少有百匹,吃著精糧細草,,很多老百姓卻在挨餓,,民心盡失。第五患,,大王身邊環(huán)繞著奸臣小人,,卻聽不進忠臣逆耳良言。
頃襄王坐在那里,,沉默,。
許久,。
然后下令,取消出游,,車駕返回郢都,。
頃襄王沒有讓莊侄下車,而是和他同乘,。
車駕經(jīng)過守衛(wèi)森嚴的王宮大門,,武士們一眼就認出了和大王同乘的女孩。
武士向大王和女孩,,行注目尊禮,。
頃襄王宣布,納莊侄為妃,。
公元前290年,,莊侄生下一個男孩,取名完,。
頃襄王立完為太子,,冊封莊侄為夫人。
完,,就是后來成為晚楚一代雄主的楚考烈王熊完(酓前),。
《史記》中并無熊完出生的載述。
淮南武王墩考古發(fā)掘,,其墓主人基本鎖定為楚考烈王熊完,。
考烈王究竟叫做熊完,還是叫做熊元,,引發(fā)熱烈討論,。
《史記 春申君列傳》記載,“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shù)年�,!薄疤油辍本褪翘有芡�,。
《史記 楚世家》記載,“三十六年,,頃襄王病,,太子亡歸。秋,,頃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為考烈王,�,!�
由此可見,,“太子完”和“太子熊元”,是同一個人,。
只不過因為《史記》的不同載記,,或者說是“司馬遷筆誤”,出現(xiàn)了“熊元”和“熊完”這兩個名字,。
所以,,楚考烈王既叫做熊完,也叫做熊元,。都沒有錯。
這段莊侄的傳奇故事,,記錄在西漢文學家劉向所著《列女傳》中的《辯通傳 楚處莊侄》,。
楚處,本來意思是“楚國的少女”,。后來,,楚處成為一個詞語,延伸為機敏聰慧的意思,。
《列女傳》中的《辯通傳 楚處莊侄》這段記載,,間接告訴了我們,楚考烈王熊完的生母,,就是莊侄,。
這為尋找楚考烈王熊完的出生以及童年、少年生活軌跡和經(jīng)歷,,提供了極大幫助,,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信息鏈佐證。
因為《史記》關于楚考烈王熊完的記載,,最早的出現(xiàn),,是從他的青年時代開始,也就是太子熊完入秦為質子,。
《史記 楚世家》記載,,“二十三年,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余萬,,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二十七年,,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于秦,。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272年,,那一年,太子熊完17歲,。
3
應當講,,莊侄的出現(xiàn),對于楚國來說,,是一件極為幸運的事情,。
莊侄不僅容貌出眾、顏值超群,,而且學識淵博,、口才一流、品德高尚,。
頃襄王熊橫對她極為信任和寵愛,。
她管理著楚王后宮,寬厚待人,,母儀楚國,,勤儉樸素,贏得了各方贊譽和尊崇,。
作為母親,,她的身體力行,深刻影響著太子熊完,。
作為妻子,,她經(jīng)常勸諫,頃襄王熊橫也收斂很多,,改進更多,。
然而,盡管如此,,憑借一己之力,,莊侄無法扶楚國大廈之將傾,也無力阻擋楚國國運之衰敗,。
莊侄雖然沒能改天立命,,但她已經(jīng)竭盡全力。
歷史對于每一個人,,幾乎都是公平的,。
你作出了貢獻和努力,歷史就會給予相應的積極評價和肯定。
反之,,亦然,。
比如,莊侄,。
4
熊完出生于郢都,。他在郢都的王宮高墻深院,度過童年,。
太祖父楚宣王,、曾祖父楚威王創(chuàng)造的“宣威盛世”之名,并不久遠,,足以讓孩童時代的熊完無限神往和驕傲,。
祖父楚懷王客死秦國和寧死也不割地求生的骨氣,既讓熊完心生憐惜,,更讓他崇敬不已,。
楚國廣袤的疆域,郢都的繁華興盛,,給熊完留下深刻記憶,。
然而,,戰(zhàn)爭與殺戮,,死亡與流離,動蕩與顛沛,,風云際會,,血雨腥風,伴隨著他的童年,。
他親耳聽聞水灌鄢城的悲慘,,10多萬鄢城楚人溺亡。
少年熊完,,親眼目睹和親身經(jīng)歷了郢都的陷落,。
12歲少年熊完,在母親莊侄夫人的陪伴下,,跟隨父王的車隊,,在精銳楚軍的護衛(wèi)下,從郢都出發(fā),,千里輾轉,,一路東行,歷盡千辛萬苦,,抵達楚國新都陳城(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qū)),。
初來,新都陳城的生活,,雖然并不平靜和安寧,,但夫人莊侄盡力為太子熊完創(chuàng)造寧靜,,試圖在喧囂和昏亂中尋找詩和遠方。
那個時候,,歷史的車輪已經(jīng)行進至戰(zhàn)國晚期,。
七雄皆有一統(tǒng)天下的壯志雄心。
落幕前的夕陽,,總是格外絢麗,,迸發(fā)奇彩。
七雄爭鋒加劇,,戰(zhàn)役此起彼伏,,廝殺晨昏以繼,英雄輩出,,鐵血以待,,書寫壯懷激烈。
作為太子和儲君,,熊完個人的命運,,總是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當楚國最需要的時候,,作為太子和儲君,,熊完沒有其他可以選擇,他也不可能有其他選擇,。
熊完選擇挺身而出,。
公元前272年春天,肩負挽救楚國存亡的國家使命,,太子熊完從楚國都城陳城出發(fā),。
目的地,秦都咸陽,。
他將在秦都咸陽,,開啟傳奇跌宕的人質生活。
十年,,王者歸來,。
5
楚都壽春之南,在舜耕山和瓦埠湖之間的這片區(qū)域,,綿亙著九條山脊,。
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把九條興風作浪的龍,,降服在這里,九條龍化為九條山脊。
此為“九龍臥波”,。
今天這里很多地名,,老龍眼、龍湖,、龍王溝,,印證著這一傳說。
這片區(qū)域,,擁山,、抱湖、襟河,,地勢高立,,視野宏闊。從遠古開始,,這里森林茂密,,動植物繁衍生息。
從今天生態(tài)環(huán)境學的角度來看,,這里是萬里挑一的風水寶地,。
楚頃襄王遷都陳城之后,把鉅陽作為陪都,,很早即開始著手營建壽春,,布局謀篇遷都壽春。
公元前263年,,熊完接任楚王,,營建壽春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熊完遷都壽春。3年之后,,楚考烈王熊完因病在壽春去世,。
從武王墩的規(guī)模建制和工程量來看,以當時的生產(chǎn)力水平,,3年時間幾乎不可能完成如此浩大工程建設,。考古專家估算,,以當時生產(chǎn)力水平,,完成武王墩工程建設,至少需要5年,。
這說明,,在沒有正式遷都壽春之前,可能即已開始武王墩陵墓的施工建設。
這印證和支撐了,,在公元前241年之前,,楚國即已開始營建壽春城,并早有遷都壽春的戰(zhàn)略考慮,。
楚國遷都壽春以后,,舜耕山和瓦埠湖之間的這片區(qū)域,成為楚國王室和權貴的寢陵選地,。
莊墓,,從其所在地勢和位置來看,居于楚國王室寢陵區(qū)域的東方,、左上,。
莊墓的墓主人會是誰呢?
以楚人尚東,、尚左的禮制和風尚,,能夠占據(jù)如此尊崇位置的人,其地位要高于武王墩(基本鎖定為楚考烈王熊完),、李三孤堆(楚幽王熊捍)墓主人,。
一種說法認為,莊墓是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的墓,。這種可能可以完全排除,。因為,楚莊王熊侶的陵墓已基本確定,,位于湖北省沙洋縣紀山鎮(zhèn)紀山寺西北部,。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莊墓是頃襄王的墓,。這種可能性也已基本排除,。楚頃襄王熊橫的陵墓,已基本確定在原淮陽縣城(今河南周口市淮陽區(qū))東南5公里瓦房莊西,,又稱“馬鞍�,!薄�
學界認同度最一致的說法認為,,莊墓,,是楚考烈王熊完的生母莊侄的墓。
莊侄作為楚頃襄王的夫人,、太子熊完的生母,,從郢都到陳城,過鉅陽,,最后來到壽春,。
莊侄,,在壽春去世,其陵墓被稱為莊墓,,即莊侄之墓,。
莊侄之墓,位于今天的合肥市長豐縣莊墓鎮(zhèn),。1965年之前,,莊墓所在地一直屬于今天的淮南市壽縣。1965年,,成立長豐縣,,莊墓所在地從壽縣劃出,屬于長豐縣,。
時間流轉,,2200余年。
這位曠世傳奇的楚處莊侄,,不僅生育和培養(yǎng)了晚楚一代雄主考烈王熊完,,而且極大影響了楚頃襄王,進而影響了晚楚歷史進程,。
她的王:夫君頃襄王,,兒子考烈王,孫子幽王,、哀王,、負芻。
這些年,,莊侄依然在這里守護著她的兒孫,,她的楚國,她的壽春,。
(沈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