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將近過半,如果要對上半年國內(nèi)城市關(guān)注度進行一個排名,,淮南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座,。武王墩墓考古發(fā)掘階段性成果公布,一下子將全國人民的目光聚焦到了這片熱土,,尤其是5月18日,,武王墩一號墓大銅鼎的出土更是令無數(shù)文化學者、考古愛好者嘖嘖稱奇,。網(wǎng)友感慨,,淮南僅憑早年出土的“楚大鼎”和新近出土的武王墩大銅鼎,就足以奠定其無可爭辯的淮楚文化地位。
鼎,,國之重器,,象征著國家權(quán)力。專家統(tǒng)計,,此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鼎,,有四個體量靠前。它們分別是:后母戊鼎(商),,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通高133厘米,,重達832.84千克,;鑄客大鼎又稱楚大鼎(出土于楚幽王墓),口徑87厘米,,腹圍290厘米,,腹深52厘米,耳高36.5厘米,,足高67厘米,,通高113厘米,重達400千克左右,;淳化大鼎(西周),,口徑83厘米,通高122厘米,,重達226千克,;子龍鼎(商),口徑80厘米,,鼎寬37厘米,,腹深43厘米,通高103厘米,,重230千克,。
以上文物均被列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武王墩一號墓提取的大銅鼎,,實驗室內(nèi)初測口徑為88.9厘米,,從口徑來說,超越了我市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也是已知發(fā)現(xiàn)的東周以來口徑最大的青銅鼎,。坊間笑談,“楚大鼎”可能會因此變成“楚二鼎”,,但無論兩者排序如何變化,,均不影響它們出土于淮南的事實,。
鼎可不是一般的文物,要知道在古代有較為嚴格的“列鼎制度”,,周代的禮制規(guī)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各諸侯國中,,楚國多數(shù)時間都是第一梯隊的存在,,楚王對鼎更是情有獨鐘�,!蹲髠鳌ば辍泛汀妒酚洝こ兰摇酚涊d,,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今河南嵩縣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邊,,“觀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陽陳兵示威,。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實力雄厚,、圖霸天下的楚莊王見了王孫滿,,“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王孫滿聽出弦外之音,,答道,九鼎過于巨大,,加之年代久遠,,重量無法估計。楚莊王對這個回答很不滿意,,說道,,只要折下楚國士兵的勾,就足夠鑄造九鼎了,。王孫滿說,,統(tǒng)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楚莊王一時啞口無言,思量再三悻悻收兵,。這就是成語“問鼎中原”的由來,。
在淮南,楚國王級墓葬出土了兩個大鼎及一眾小鼎,,這對于研究楚國國力和文化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隨著武王墩墓考古發(fā)掘的深入,楚鼎必然成為淮楚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記者 蘇國義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