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申銅方壺
這只是一個酒壺,但因為它,,改變了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甚至可以說影響了中國的歷史。
因為這只酒壺惹的禍,才有了蔡國國君被囚禁,、吳蔡伐楚,、楚都被占、掘楚平王墓鞭尸,、秦國救楚,、楚國遷都、蔡國遷都,、蔡國滅亡,、蔡國國君墓被毀等等,這些事件都是歷史上的大事,。
試想,,上述歷史事件若沒有發(fā)生,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會不會重寫,?中國的古代史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
說得這么懸,這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酒壺,?
這個酒壺就是1955年出土于壽縣的蔡侯申銅方壺,。
蔡侯申銅方壺鑄造于春秋晚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蔡國第20個國君蔡侯申專用的盛酒壺,。這個盛酒壺是方形銅壺,它造型獨特,,設計精巧,,侈口長頸;壺的腹部呈橢方形,,裝飾繁縟的蟠虺紋,,并有十字界欄;銅方壺兩耳為獸形銜環(huán),,底有四獸承托,,相互應合,給人輕盈,、移動的感覺,。蓋頂采用中原流行的樣式,設計成鏤空的蓮瓣形,,清新盎然,。
蔡昭侯,名申,,蔡侯申就是蔡昭侯,,他十分喜歡這個酒壺,,歷史記載他無論是在宮中還是出國訪問,都隨身帶著這個酒壺,,他從不用別的酒壺,,喝酒只用這個銅方壺。
楚昭王得到湛盧寶劍后,,異常興奮,,他給屬國和友邦發(fā)去了請柬,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觀寶劍,。蔡昭侯也接到了邀請函,,他帶了兩件蔡國重寶玉佩和裘皮衣欣然赴會。
楚王宴會上,,蔡昭侯獻給楚昭王一件玉佩和裘皮大衣,,自己留下一套,在席間他還拿出自己的專用酒壺,。蔡昭侯的豪奢引來各國諸侯的側目,,同時也為他招來了不測之禍。正是“匹夫無罪 ,,懷璧其罪”,。
楚國權臣令尹囊瓦相中了蔡昭侯的美玉裘衣和酒壺,就派人向蔡昭侯索取,,可是蔡昭侯卻斷然拒絕了囊瓦的要求,。于是囊瓦向楚昭王進讒言,蔡昭侯被誣陷與吳國勾結,,蔡昭侯被扣留在楚國三年,。
唐成公有兩匹肅爽良馬,也被囊瓦相中,,索要無果后,,唐成公也被扣留在楚國三年。唐國人將唐成公灌醉后,,偷偷將馬獻給了囊瓦,,唐成公因此獲釋。有了唐成公的前車之鑒,,蔡國人也將寶物酒壺獻給了囊瓦,,蔡昭侯也被釋放回國,。
蔡侯申回去以后,,就一直在琢磨著怎么樣才能奪回這銅方壺、怎么能出了這口惡氣,。
公元前507年,,蔡國國君蔡昭侯,、唐國國君唐成公,為報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與晉,、吳結盟,使楚北側失去屏障,。公元前506年春,,應蔡國之請,晉,、齊,、魯 、宋,、蔡,、衛(wèi)、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18國諸侯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會盟,共謀伐楚,。同年農歷四月,,蔡國出兵攻滅楚之附庸沈國。楚國于同年秋發(fā)兵圍攻蔡國,。吳國君臣認為傾全力攻楚的良機已至,,決定以救蔡為名,,經淮道秘密繞過大別山脈,,從楚守備薄弱的東北部突入楚境,,對楚國實施打擊。
這次軍事行動引發(fā)了春秋時期著名的柏舉之戰(zhàn),。要知道這一仗是由春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孫武和那個急于報家仇的伍子胥指揮,,楚國被打得一敗涂地,,都城也丟了,楚昭王也逃到山野里不出來了,,蔡侯申帶兵打進楚國令尹囊瓦家中,如愿以償?shù)卣一亓怂膶氊惥茐亍?
蔡侯申是來找酒壺的,,但伍子胥那是來報仇的,。蔡、吳軍隊攻占郢都后,,進行了屠城,到處燒殺搶掠,,引起了楚人的仇恨,。
在蔡侯申找回他的酒壺的同時,伍子胥干了一件驚天大事,,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尸體抽打三百鞭才罷休。此舉雖然報了仇,,但是屬實有點過分,此舉更激怒了不少楚國人,,其中就包括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他對伍子胥說你能滅楚我就能復楚,。
因為申包胥是秦王的外甥,所以到秦國搬救兵,,但秦王不出兵,,申包胥就在大廳里哭了七天七夜,直到眼睛出血,,秦王被申包胥的這份忠誠所感動,,隨后派兵出戰(zhàn)把伍子胥趕回吳國。秦楚聯(lián)軍也滅亡了吳的屬國唐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庭哭師的由來。
此役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空前的創(chuàng)傷,,楚國后來雖然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楚昭王復國后,,看到都城郢被焚燒殆盡,,便將都城遷到了鄀都,就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
楚昭王復國后,,對蔡侯申恨之入骨,不斷率楚軍攻打蔡國,,蔡國弱小,不敵強楚,,連續(xù)喪城失地,蔡侯申只好于公元前493年把國都從新蔡(今河南駐馬店新蔡縣)遷到州來(今淮南壽縣,、鳳臺一帶)。
遷都使蔡國的貴族大夫的利益受到很大損失,,因為房產田地無法帶走,他們也就怨恨起蔡侯申了,。
公元前491年,蔡侯申準備繼續(xù)向南遷都,,以求得吳國的保護,,蔡國的貴族大夫強烈反對,他們勾結在一起,,找了一個刺客叫“利”的人把蔡侯申殺死,然后推立蔡成侯為國君,,希望能夠改善與楚國的關系。
蔡侯申死后,,蔡國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還將他無比喜愛的寶貝酒壺陪葬,,希望這只引發(fā)眾多慘劇的酒壺就此消失,。
但是,到公元前447年,,楚惠王(昭王之子)還是滅亡了蔡國。
楚滅了蔡國后,,關于楚人對蔡國人進行了怎樣的殘酷報復,,史書上沒有太多記載。但2019年8月,,考古隊員對壽縣蔡國大墓考古發(fā)掘中,,確定1號大墓就是蔡國國君蔡聲侯和蔡元侯中的一位,,但可惜在下葬后不久,蔡國被滅,,大墓也被楚國軍隊破壞,、挖掘、燒毀,,以至于考古時連一件像樣的陪葬品都沒發(fā)現(xiàn),,簡直就是一個空墓,可見當年被破壞得多么徹底,。
周王朝有“滅人之國不絕其祀”的傳統(tǒng),,楚國軍隊挖墳掘祀的做法太過分了,。專家認為,蔡、吳軍隊當年攻入郢都時,,伍子胥就干過挖墳掘祀的事,,事情過去才幾十年,,楚人當然記得,,仇恨依然還在,,楚人將當年的郢都被毀、挖墳鞭尸等仇恨都發(fā)泄在蔡國人的身上,。
國君的墓尚且遭到軍隊如此破壞,,那普普通通的蔡國人又遭到了怎樣的殘酷報復,?真不敢想,。
歲月如飛刀,,轉眼2400多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1955年,,壽縣治淮民工在取土加固城墻時發(fā)現(xiàn)了兩枚甬鐘,,由此拉開了蔡昭侯墓的考古序幕,。經過一個多月的挖掘,,清理出陪葬品584件,這件蔡侯申銅方壺就在其中,,它陪伴著蔡侯申在地下長眠了2446年后又重見天日,。
正是這把方壺,給蔡侯申帶來了殺身之禍,,在這把方壺的背后,隱藏著一個個2500多年前血雨腥風的故事,。
寫到這里,,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突發(fā)奇想,,假如沒有這個酒壺,,也就可能不會有蔡國國君被囚禁,、吳蔡伐楚,、楚都被占、掘楚平王墓鞭尸、秦國救楚,、楚國遷都、蔡國遷都,、蔡國滅亡、蔡國國君墓被毀等等一系列歷史事件,,楚國也不會元氣大傷,。那,,秦始皇還能統(tǒng)一天下嗎,?亦或是統(tǒng)一天下會不會再推遲數(shù)百年,?
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會不會重寫?中國的古代史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但歷史沒有假設。
這個酒壺,,的的確確影響了中國的古代史。(記者 李鈞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