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是一條歷經(jīng)滄桑的河流,。自12世紀開始的數(shù)百年內(nèi),,黃河頻繁奪淮,給沿淮人民帶來深重災害,。建國后經(jīng)過大規(guī)模治理,,結(jié)束了淮河出海無路、入江不暢的歷史,,淮河流域加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一派繁榮景象。
回顧治淮歷史,,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初期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能夠調(diào)動千軍萬馬形成治淮高潮,,靠的就是用一種精神凝聚人心,,這種精神概括地說,就是治淮文化,。
在歷史上,,不少有識之士,都發(fā)出過治理淮河的呼吁,。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提出導治淮河的設想,,由于政局動蕩不安,方案未能全盤付諸實施,。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中央政務院于1950年就做出《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1951年春,,毛主席發(fā)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沿淮人民群情振奮,,手拿鐵鍬,,肩擔籮筐,涌向治淮工地,,以飽滿的激情,,創(chuàng)造新中國的治淮歷史,譜寫治淮文化新篇章,。
地處淮河中游的鳳臺縣,,長期經(jīng)受水災之苦,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全縣聞風而動,,4萬多民工上陣,疏浚西淝河口,,修筑淮河堤防,,工地上勞動號子連成一片,。1951年5月初,中央治淮視察團帶著毛主席的題字,,來到工地慰問民工,并在河岸上放映電影,,民工受到鼓舞士氣更加高漲,。在治淮工地上,紛紛開展訴苦活動,,通過講述過去的水災之苦,,人們更加感激黨和政府的關懷。民工自發(fā)地為抗美援朝捐獻土方和現(xiàn)金,,多挖一方土,,多省下一分錢,表示對國家的熱愛,。同時組織開展紅旗競賽和挑應戰(zhàn)活動,,大家比進度,比貢獻,,爭第一,,奪紅旗,出現(xiàn)了你追我趕的動人場面,。在全縣首次治淮勞模慶功大會上,,為特等勞模披紅戴花并獎給一頭耕牛。
表彰治淮勞動模范,,樹立民工身邊的榜樣,,在工地上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在筑堤工地上,,民工自編石硪號子,,很快喊出了“同志們啊——哎喲!加油干呀——哎喲,!爭模范呀——哎喲,!多光榮呀——哎喲!戴上紅花——哎喲,!齊夸贊呀——哎喲,!”充滿激情的勞動號子,是心聲,,是號角,,聲聲催人奮進,治淮工地出現(xiàn)了火熱氣氛,。
沿淮人民自古以來善歌善舞,,治淮工地的情景更加激發(fā)了人們謳歌黨和政府,,謳歌治淮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民間藝人參加治淮勞動,,在工地上自編自演傳統(tǒng)歌舞,,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廣泛流傳的花鼓燈。出生在泥河岸邊的花鼓燈藝人王考千,,進京表演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擅長即興編唱花鼓歌,在治淮工地上唱道:“毛主席號召修淮堤,,老百姓心里都歡喜,,俺決心要把淮河來修好,你可記得五零年大水欺……”
在鳳臺縣地方史料中,,記載了一首有關治淮的花鼓歌,,內(nèi)容更加詳實,以樸實的語言,,表達出沿淮人民的情感�,,F(xiàn)摘錄如下:
五四年,水勢急/洪水漫了淮河堤/地里青苗都淹盡/災區(qū)人少吃無喝斷燒的/政府里發(fā)救濟/又給面又給米/小庵棚都建好好的/又貸款,,又送炭/下雪天,,發(fā)棉衣/雖然我們被水淹/生活一點都沒問題/如不把淮河來修好/怎么對得起/黨和領袖毛主席。
1971年冬季,,開挖茨淮新河,,又是一次聲勢浩大的治淮高潮,數(shù)萬民工集中連片擺開戰(zhàn)場,,工地上人流滾滾熱氣騰騰,。這次施工的特點是以軍事化組織民工,公社設民兵營,,大隊設民兵連,,以連為單位下達土方任務,民兵營不僅負責驗收工程進度,,還提供后勤服務,。工地上運土不再用大筐,使用架車,、膠輪小車,,減輕體力勞動,提高運土工效,。民兵連負責一線指揮,,做好勞力組合,工具配置,并組織勞動競賽,。
從施工開始,,工程指揮部就重視文化宣傳,確定專人編印戰(zhàn)報,。當時我擔任古溝民兵營文書,,駐地在懷遠縣上橋附近,每天都要到各民兵連收集典型材料,,編寫稿件,,用油印機印出戰(zhàn)報,在民工休息時,,到工地上散發(fā)。同時,,還要向縣指揮部戰(zhàn)報提供稿件,。層層辦戰(zhàn)報,及時提供工程信息,,宣傳先進典型,,在工地上發(fā)揮了很好的鼓動作用。工程結(jié)束前,,開展了評先進樹標兵活動,,很多民工拿到了獎狀,感到非常自豪,。
翻閱治淮歷史,,可以看到,整個過程都貫穿著文化,,從工程的名稱,、設計、施工,,到工程結(jié)束的碑記,、雕塑、名人題字,、再到一些有關治淮的專用術語,,都含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很值得發(fā)掘,。進入新時代,,機械化施工改變了“人海戰(zhàn)術”,但傳統(tǒng)的治淮文化,,仍有可貴的社會價值,。尤其,那種不怕艱苦,忘我奮斗,,為人民的共同利益爭作貢獻的精神,,很值得現(xiàn)代人傳承發(fā)揚。(祁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