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劇作家孔尚任在《舞者詞》一闕中,,用“一雙紅袖舞紛紛,軟似花鼓亂似云,,自是擎身無妙手,,肩頭掌上有何分”描繪它優(yōu)美的舞姿和精妙輕捷的技巧。
周恩來總理曾親切贊譽它為“東方芭蕾”,。
也有人稱它為“世界上最能用肢體語言表達復雜情節(jié)和人物的民間舞蹈之一”,。
它就是廣泛傳播于淮河流域,漢民族創(chuàng)造的最完整系統(tǒng)的民間歌舞藝術——花鼓燈,。
本期“非遺邀你游淮南”將帶你走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鳳臺花鼓燈,,去領略它傳承千載歷史、至今仍大放異彩的獨特魅力,。
花鼓燈是漢民族中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情節(jié)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完美結合于一體的民間舞種,。據史料證明,,花鼓燈最遲源于宋代。經元,、明,、清、民國四個時期的發(fā)展,,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陽等為中心,,輻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四省二十多個縣,、市的播布區(qū)。
花鼓燈是表現勞動人民載歌載舞歡度佳節(jié),,慶祝五谷豐登的民間藝術,;有時,花鼓燈演出還與求雨,、還愿等宗教活動緊密聯系,。融歌舞樂戲于一體的花鼓燈,以其粗獷樸實,、熱烈,、細膩的特點,,深受淮河兩岸人民喜愛。千百年來,,花鼓燈的音樂,、舞姿和韻律較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勞動,、風情的記憶,,承載了不同時期淮河流域的歷史和社會經濟文化,存儲了淮河人獨特的文化觀念,、審美情趣和民風民俗,,并以活態(tài)的形式傳承至今。
鳳臺花鼓燈是安徽花鼓燈中一個重要流派,,其形成和發(fā)展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及人文環(huán)境,。鳳臺古稱州來,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發(fā)達,物產豐富,,民風淳樸,。
鳳臺花鼓燈歷史悠久,起源于宋,、元時期,,至清代中葉初具規(guī)模,流傳甚廣,。清末民初階段,,鳳臺花鼓燈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并在新中國成立后登上了高雅藝術的殿堂,,被譽為漢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
鳳臺花鼓燈的產生是中國民間歌舞藝術史上重要的一頁,是淮河文化在舞蹈方面的集中體現,。它有四百多種語匯,、五十多種基本步伐,講究男女角色配合,,著意感情描繪,,動作細膩,扇花變化多樣,。它的舞蹈動作內涵豐富,,其中典型動作“三掉彎”(三道彎)強調腰部的扭動,是東方舞蹈的重要特征“S”型在花鼓燈中的充分體現�,;ü臒羲囆g是淮河流域一些藝術品種的根脈,。淮劇,、淮北花鼓戲、泗州戲,、鳳陽花鼓等都是由花鼓燈衍生而來的,。鳳臺花鼓燈影響和豐富了淮河以北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藝術。2006年,,鳳臺花鼓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鳳臺縣有著中國民族民間藝術花鼓燈之鄉(xiāng)的美譽,溫潤而美麗的淮河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花鼓燈傳承人,。在他們的努力和政府的重視下,,鳳臺花鼓燈以強大生命力不斷發(fā)展,穿越千百年的歷史隧道,,傳承于鳳臺這片熱土,,并逐步發(fā)展成為能表現多種題材、塑造各種人物的舞臺藝術,,它的音樂和舞蹈被戲曲和其他藝術廣泛吸收,,其表演藝術已傳播到日本等13個亞洲國家和法國等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張士根和鄧虹就是其中兩位,,他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鼓燈(鳳臺花鼓燈)第三批代表性傳承人。
“我是1956年加入的鳳臺縣推劇團,,當時一邊學戲,,一邊研習花鼓燈。1959年與鄧虹搭檔跳了第一場花鼓燈《搶板凳》,,至此就愛上了這門藝術,,一跳就跳了幾十年,與其結下了不解之緣,�,!痹诎不帐』ü臒羲囆g中專學校內,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見到了正在給學生們授課的張士根,。別看老人今年已80歲高齡,可跳起“鼓架子”來,,輕盈靈巧,、舒展大方,一點不輸于年輕人。
張士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花鼓燈角色繁多,分工細致,,主要演員有“蘭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統(tǒng)稱“蘭花”,是演出的核心成員,;男角色一般統(tǒng)稱“鼓架子”,。花鼓燈班子的藝術人員構成一般有鑼鼓隊,、演員,、燈頭、燈混子,�,;ü臒舻难莩龇譃椤伴_場”、“上盤鼓”,、“中盤鼓”,、“地盤鼓”、對唱,、后場小戲等幾個部分,。花鼓燈表現的都是生活中的故事,,尤其是雙人逗趣(花鼓燈的一種形式)多表現男女愛情,,十分好看。
“我當時在劇團里師從老藝人萬方啟,、朱冠香等學習花鼓燈,,擅長跳‘小鼓架子’、‘丑鼓’,�,!睆埵扛f,他擅長翻各種筋斗,,動作敏捷有力,,善于逗趣,并注重與“蘭花” 的配合,,面部表情豐富多姿,。他的鼓架子表演,樸實自然,、出神入化,、風趣幽默,、獨具特點,在舞臺上塑造了許多不同風格的藝術角色,,與鄧虹合作加工,、整理并表演的《小花場》還被譽為“安徽首席小花場”。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他就與鄧虹搭檔合作表演鳳臺花鼓燈,,《小花場》、《搶板凳》,、《四老爺坐獨桿轎》都是其中的精品,。
現年79歲的鄧虹是安徽省花鼓燈藝術中專學校的“常客”,。雖然早已退休,可熱愛花鼓燈藝術的她,,有事沒事就會到學�,!按T”,有時給孩子們扣一扣動作,,有時會講一講花鼓燈的歷史傳承,,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情懷�,!拔覐�13歲考入鳳臺縣推劇團后,,就一直跟著團里的老藝人學習、表演花鼓燈,,后來又在花鼓燈培訓班里教授學生,,至今已有66個年頭�,;ü臒暨@門藝術已融入我的骨血,,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辈稍L中,,鄧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1984年,,她進入鳳臺縣花鼓燈推劇培訓班,和張士根一起在培訓班當老師,,教授花鼓燈,,向當地藝術團輸出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花鼓燈藝人,還帶著學生們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
“鳳臺花鼓燈是我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瑰寶,作為傳承人我既感到驕傲,也覺得重擔在身,�,!编嚭绶Q,雖然早已卸任“老師”這一角色,,可她從未懈怠傳承人的責任,,不管是藝術團還是藝校,她經常跑去看孩子們練習花鼓燈,,有時也會手把手教上一兩節(jié)課,。“只要還能跳得動,,我就會把這門藝術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的孩子喜歡它,學習它,!”
圖一:安徽省花鼓燈藝術中專學校的學生們正在練習花鼓燈舞蹈,。
圖二:鄧虹正在給學生們授課。
圖三:張士根正在指點學生的舞蹈動作,。(記者 柏雪 王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