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黃家壩草紅,,追念先烈恨無窮;漫天赤化千家悅,,哪料曇花一現(xiàn)空,;家室天涯哭望苦,流民遍野號哀中,;何日紅旗飄皖北,,喧天鼓樂悼諸公�,!边@是黃家壩暴動失敗后的第三天,,皖西北中心縣委組織部長仇西華為暴動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所寫的悼詩。壽縣籍烈士曹鼎就是這次暴動的主要領導人,。
在建黨一百周年到來之際,,為收集革命先烈的事跡史料,新春伊始,,我們來到曹鼎烈士的故鄉(xiāng)——壽縣小甸集鎮(zhèn),,詢訪烈士后人,,曹鼎的孫子曹永軍及當?shù)乩先嗽敿毜叵蛭覀兘榻B了烈士生平事跡。料峭的寒風中,,我們瞻仰了烈士墓,。然后又趕到潁上縣黃郢村當年黃家壩暴動舊址,了解暴動經(jīng)過,,憑吊先烈英靈,。
曹鼎,1907年生于安徽省壽縣小甸集曹小郢,。他幼年隨著名書畫家張樹侯讀書,,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異,。1922年考入蕪湖省立第五中學,,后轉(zhuǎn)入南京新民中學學習(安徽旅外人士創(chuàng)辦),。在校期間,,他經(jīng)常閱讀一些革命書刊,接觸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受全國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影響,,曹鼎思想覺悟不斷提高,他決心投身革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奮斗終生,。
1925年,曹鼎由新民中學畢業(yè)返鄉(xiāng),,在小甸集國民小學任教,。他以教書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經(jīng)常在壽縣,、潁上,、霍邱、鳳臺等地向農(nóng)民宣傳反對封建剝削,,實行耕者有其田,,打倒帝國主義列強等道理。他關心體貼勞動人民,,態(tài)度和藹可親,,群眾愿意和他接近,有急難之事愿同他商討,,他也總是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每逢年節(jié)遠近鄉(xiāng)鄰都請他寫春聯(lián),經(jīng)常寫到深夜,。良好的群眾基礎,,為他開展革命活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群眾尊敬地稱他是“銅菩薩”。這年,,曹鼎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1926年5月,曹鼎受黨派遣,,與曹廣化等人赴武漢投入反帝反軍閥的洪流,。10月北伐軍攻戰(zhàn)武漢,創(chuàng)辦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曹鼎與曹廣化等考入武漢分校,,惲代英、李達,、樊仲云等任政治教官,,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人分別到校授過課,。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安徽省臨委指示在漢口成立了中共壽縣臨時委員會,,指定曹廣化任書記,,曹鼎負責軍事工作。1927年底,,在中共壽縣臨委指導下,,壽縣第一個區(qū)委——中共瓦埠區(qū)委成立,曹鼎被選為區(qū)委書記,。1929年6月2日,,中共安徽省臨委派巡視員在上奠寺小學主持召開第四次全縣黨員代表大會,選舉了新的縣委,,曹鼎被選為縣委書記,。改選后,縣委機關由小甸遷往壽陽公學,,并由曹鼎主持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發(fā)動群眾進行經(jīng)濟和政治斗爭,決定各區(qū)委要籌備十支槍,,以便開展武裝斗爭,。
1930年3月15日,縣委決定召開了各級負責人和積極分子擴大會議,,分析形勢,,討論今后工作,作出了有關政治,、經(jīng)濟,、組織,、宣傳,、軍事等工作的決議,。會后曹鼎和與會人員迅速把縣委決議傳達到各級黨組織,廣泛深入地開展革命活動,,使農(nóng)民運動蓬勃發(fā)展,,農(nóng)會組織由幾個發(fā)展到近百個,會員由百人發(fā)展到1000多人,。年底,,曹鼎等人以演戲為名,在小甸集召開千人大會,,并在小甸,、瓦埠、大井,、上奠寺,、楊家廟等地領導群眾游行示威,他們手持紅旗,,高呼“打倒地主”,、“打倒土豪劣紳”等口號,革命氣氛空前高漲,。曹鼎還帶領縣委一班人,積極宣傳發(fā)動群眾,,開展抗稅和抗糧斗爭,。利用紀念日進行廣泛宣傳,張貼標語,、文告,,搜集、編印一些民歌,、小調(diào),,揭露帝國主義侵略和蔣介石賣國投降的罪行,號召士兵嘩變,、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學生罷課,、貧顧農(nóng)抗糧,。這一時期,壽縣黨組織不斷發(fā)展壯大,,群眾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受到了黨中央的表揚和鼓勵,。(時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