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個有著特殊人生經歷的傳奇人物,,在風云變幻,、政局動蕩的近代中國,從一名舊軍人到愛國義士,,從國民黨抗日將領再到新中國合肥首任市長,,最終成長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他的名字叫鄭抱真,,他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屬于自己的不朽傳奇。
抗日鋤奸 炸死日酋
1897年3月6日,,鄭抱真出生于安徽省壽縣一貧苦農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年幼時父母去世,,便跟隨大哥鄭紹成為人幫工謀生,。17歲時進吳山廟學堂讀書,后因家庭困難輟學,。貧困的生活,,艱苦的童年,使逆境中成長的他,,磨練出嫉惡如仇,、正直勇敢的剛強性格。
1924年,,鄭抱真跟隨大哥鄭紹成投身革命,,加入淮上軍并擔任二團二營副官,參加了鳳臺縣丁集舉行的淮上軍第三次起義。起義失敗后,,他與大哥鄭紹成隨即加入馮玉祥領導的西北軍,,任少校副官兼兵站主任。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馮玉祥響應蔣介石“清黨”號召,驅逐部隊中的共產黨員,,西北軍被改編為“國軍”,。作為一名出生窮苦人家的愛國青年,親眼目睹了蔣介石實行專制統(tǒng)治,,大肆殘害共產黨人,,他下決心“不當蔣家兵”并憤然退出國民黨軍隊。隨后,,大哥鄭紹成帶著他一同赴上海加入了昔日拜把兄弟王亞樵的抗日鋤奸反蔣組織——“斧頭幫”,。由于鄭抱真機敏精干,才智過人,,很快就成為王亞樵集團中的核心智囊人物,。作為“鐵血抗日鋤奸團”(斧頭幫)“四大金剛”之首的鄭抱真,主要負責行動的組織,、籌劃和武器配送等,。
在開展抗日鋤奸活動的同時,鄭抱真還積極與中共上海地下黨負責人李克農等頻繁聯(lián)系,,說服王亞樵從錢財物各個方面支持上海地下黨的工作,。李克農代表上海地下黨組織認為:“斧頭幫”不同于一般的幫會,從你們的行為可以看出其拳拳愛國之心,,你們不僅嫉惡如仇,、鋤奸濟貧,,而且有著鮮明的政治立場,你們與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集團勢不兩立,,卻從未給共產黨制造過麻煩,,應該成為中共的團結對象,共產黨的大門是隨時為你們打開的,。
1931年6月,,鄭抱真配合王亞樵精心策劃并組織實施了在廬山刺殺蔣介石,結果未能如愿,。蔣介石惱羞成怒,,懸賞50萬大洋要鄭抱真的人頭,懸賞100萬大洋要王亞樵的人頭,。
1931年7月23日,,鄭抱真參與策劃了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在上海北站遇刺的案中案。1932年,,上海爆發(fā)一二八事變,,王亞樵、鄭抱真召集部下千余人協(xié)助十九路軍與入侵上海的日軍英勇作戰(zhàn),。
1932年4月29日,,侵滬日軍利用慶祝昭和天皇生日的機會,舉行“淞滬戰(zhàn)爭祝捷大會”,。白川大將傲慢地率領20多名日偽高級官員繞場一周后登上檢閱臺,,并大肆吹捧天皇陛下的圣明,無恥歌頌日軍侵略上海以來的功績,。就在白川大將講話即將結束之際,,事先安放在熱水瓶中特制的定時炸彈爆炸了。隨著爆炸聲的巨響,,講臺猛塌,,白川大將被炸成重傷,奄奄一息,。站在白川大將身邊的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的一條腿被炸,,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野村中將被一塊彈片擊中右眼眼球從眼眶中流出,師團長植田中將的左腳被彈片削掉4個腳趾頭,,日本駐滬商會會長崗村洋勇等人被炸出臺階七竅流血而亡。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虹口公園爆炸事件”,。事前,,王亞樵、鄭抱真聯(lián)合朝鮮志士安昌浩做了精心策劃,,鄭抱真找人秘密趕制了體積小,、威力大的白金外殼定時炸彈,,親手交給朝鮮志士放置在熱水瓶內。這次爆炸,,共炸死,、炸傷包括侵華日軍最高司令長官白川義則在內的13名日偽重要人物,使侵華日軍高層受到了沉痛打擊,。不僅震驚世界,,也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大事件。
創(chuàng)建抗戰(zhàn)時期的“小莫斯科”
1936年10月20日晚,,王亞樵在廣西被戴笠謀殺以后,,鄭抱真一方面躲避著軍統(tǒng)的追殺,一方面思索著如何繼續(xù)與日寇,、漢奸開展斗爭,。
七七事變后,中國的全民抗戰(zhàn)爆發(fā)了,。鄭抱真懷著極大的抗戰(zhàn)熱情,,只身回到安徽壽縣家鄉(xiāng),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組建了一支1000多人的抗日武裝——皖北人民抗日自衛(wèi)軍第二支隊并擔任司令,。支隊組建前后,鄭抱真一直與中共壽六霍中心縣委書記黃巖等保持密切聯(lián)系,,在與敵作戰(zhàn)中相互交換情報,,積極與共產黨合作,共同聯(lián)合抗日,。
1938年10月, 鄭抱真毅然決定率部參加新四軍,,隨即被任命為新四軍淮南抗日游擊縱隊縱隊長。1940年1月,,經新四軍參謀長張云逸,、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兼政委戴季英、淮南抗日聯(lián)中校長裴濟華三人介紹,,鄭抱真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xiàn)了他多年的“懷抱真理救中國”的夙愿。
1940年6月,鄭抱真被任命為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副司令員,。皖南事變后,,鄭抱真被任命為津浦路西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他常常冒著生命危險帶領部隊戰(zhàn)斗在最前線,,采取阻擊戰(zhàn),、守備戰(zhàn)、游擊戰(zhàn),、襲擊戰(zhàn),,配合主力部隊向敵人據點,、交通線及其后方機關發(fā)動襲擊,為反掃蕩的勝利和阻止日偽軍隊的進攻,鞏固和擴大淮南抗日根據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943年2月,,鄭抱真擔任淮南抗日根據地津浦路西專員,。作為司令員和專員,他領導的大生產運動使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空前發(fā)展,。特別是根據地領導機關的所在地藕塘,市面上行人熙熙攘攘,,商品琳瑯滿目,,抗日軍民高興地稱其為“小莫斯科”。
1945年8月15日,,抗戰(zhàn)勝利后,,鄭抱真改任華中第四行政區(qū)專員、蘇皖邊區(qū)臨時參議會副參議長等職,。1946年10月以后的國共內戰(zhàn)期間,,敵我力量懸殊非常大,為保存實力,,他奉命率隊一路北撤,,從津浦路西到蘇北,經山東直抵東北通化,,一路風塵仆仆,,歷經艱辛萬苦,帶領根據地的各級干部,、職工和家屬一萬多人勝利完成了大轉移任務,,為保存大批黨的干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北撤期間,,鄭抱真先后擔任華中分局駐魯辦事處副主任,、政委,華東分局駐通化辦事處主任,、黨委書記,。
1948年9月,組織上安排鄭抱真由東北返回臨沂休整,。
新中國合肥首任市長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組織上任命黃巖任中共合肥市委首任書記、鄭抱真任合肥市首任市長,。
此時,,正在山東臨沂修整的黃巖和鄭抱真等人奉命日夜兼程,計劃于2月1日合肥市委,、市政府正式成立之前趕到合肥,。當他們乘坐的那輛舊汽車經過定遠縣嚴家橋時,不幸連人帶車翻下河去,。鄭抱真,、陳登科等二、三十人均不同程度地受了傷,。隨行人員見鄭抱真眼鏡跌失,、滿臉是血、多處受傷,,都勸他先就地養(yǎng)好傷再去合肥,。但他一心惦記著合肥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心想著市政府應盡快開展工作,,謝絕了同志們的好意,,帶著滿身傷痛急速趕往合肥。
剛解放時的合肥百業(yè)凋零,,蕭條不堪,。鄭抱真一方面領導群眾生產自救、發(fā)放救濟糧,,一方面整頓社會治安,、安定民心,同時還以很大的精力組織民工和物資支援大軍渡江,。
當時處于軍管狀態(tài)的合肥很不平靜,,國民黨飛機經常來偵察、轟炸,,城外也有敵人的散兵游勇搞破壞,、打冷槍。擔任市長的鄭抱真,,總是一聽說哪里有危險,,就不顧一切地沖向哪里。有一次,,鐵路合肥至水家湖段發(fā)生了一次重大事故,,一節(jié)裝載廢舊軍火彈藥的車廂爆炸燃燒,情況非常危急,。鄭抱真接到報告后,,冒著生命危險,立即趕到現(xiàn)場,,指揮搶險,。他派人找到一位機務段的火車司機,又調來火車頭,及時拉走了尚未出事的其余車輛,,迅速排除了可能再次發(fā)生事故的重大隱患,,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事后老百姓說,,要不是像鄭市長這樣的一群共產黨干部及時趕到及時處理,,還不知道事故和損失會到什么程度呢!
因為他有著與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多年的斗爭經驗,,所以在合肥解放初期,,他帶著他的幾個警衛(wèi)員,兵不血刃地端掉了隱蔽在合肥的一個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組織,。這個特務組織是由國民黨少將組長,、上尉報務員等4人組成的潛伏組,暗設在合肥德勝門附近南園某住宅內,。破獲該特務組織的同時,還當場繳獲了美制袖珍電臺一部,、干電池一大箱、密碼一本,。抓捕行動的成功,,使國民黨失去了重要情報的來源,為大軍渡江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
鄭抱真參加革命特別是入黨以后,,無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于律己,不搞特殊化,對職務的變動和自己的穿著、飲食,、住房等都無過高要求,總是隨遇而安,。
新中國成立以后,鄭抱真時刻牢記毛澤東主席“兩個務必”的教導,,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聯(lián)系群眾,、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他當官沒有官架子,平易近人,,善于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打成一片。
不做特殊黨員干部,。他在擔任淮南抗日根據地津浦路西聯(lián)防司令部司令員和專員公署專員的時候,按照規(guī)定可以吃小灶,。但他堅持和官兵一起同吃大鍋飯。在抗日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日子里,他作為司令員帶頭開荒挖地,種辣椒,、茄子,、冬瓜等蔬菜,。他經常早上起來背著糞筐出門,邊拾糞邊檢查大生產情況,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堅持如一,。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大生產運動的成功開展,,粉碎了敵人的經濟封鎖,不僅改善了根據地人民的生活,,也為新四軍和地方武裝提供了充足的物資保障,。
賞罰分明不徇私情。津浦路西專署宣傳科的文書鄭俠,吳山人,不僅與鄭抱真同鄉(xiāng),,而且還是晚輩。鄭俠在工作上不負責任,還貪污腐化,屢教不改,。為此,鄭抱真1945年6月4日簽署通令,知照津浦路西地區(qū)各級政府,決定撤銷鄭俠職務,準予在根據地內為普通居民,。
鄭俠的處理結果震動了整個津浦路西地區(qū),大家對鄭抱真贊不絕口,。說他身為黨的領導干部不徇私情,,秉公辦事,還發(fā)通令、登報紙,把事情處理得這么徹底,真的是難能可貴,�,?梢哉f,他為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為樹立良好的黨風和社會風氣,,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是一位非常稱職的政府主官,是全心全意為路西人民服務的公仆。
靠前指揮抗洪救災,。1950年六,、七月間,安徽遇到了大洪災,他作為皖北行署負責常務工作的副主任和抗洪救災的指揮長,多次帶著工作人員深入受災嚴重的皖北各地市,,看水情,、查災情,了解群眾受災、缺糧的具體情況,與災區(qū)干部群眾商討抗洪搶險和生產自救措施,。他沒有官架子,,不搞特殊化,和大家一起吃住在船上,,不顧炎熱酷暑,、蚊蟲叮咬和身體疲勞,忘我工作,,直到抗洪救災圓滿結束,。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尚品質,。
顧全大局不計名利,。鄭抱真是一個胸懷坦蕩、淡泊名利的黨的高級干部。1949年4月,,經毛澤東主席簽署,,任命鄭抱真為皖北行署副主任(副省級),負責皖北行署的常務工作,。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由于省級干部職數(shù)限制,,加之還要安排一些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任職,所以,,鄭抱真被任命為省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他顧全大局,毫不計較名利和地位,,自覺服從黨的決定和革命工作的需要,,愉快地服從,不講價錢。在主持省政府機關日常事物期間,,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井井有條。與他相識多年的省委副書記李世農這樣評價他:“組織讓他干啥就干啥,從不講價錢,放到哪里都讓人放心,都踏踏實實地干工作,是個好干部,�,!�
忘我工作英年早逝。鄭抱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長期戰(zhàn)斗,,生活在極端艱苦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新中國成立后又一直在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勤勤懇懇,、嘔心瀝血地為黨工作。早在1953年下半年,,身高一米八幾魁梧身材的鄭抱真日漸消瘦,,體力減退,別人勸他到醫(yī)院檢查一下,,找醫(yī)生看一看,,他說:“近來工作任務重,只是覺得食道咽食有些困難,,身體沒有什么大問題,。”他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一心撲在工作上,,后經醫(yī)院檢查確診為食道癌并到了晚期,,雖經治療,,終因病情惡化,醫(yī)治無效,,于1954年12月12日凌晨在上海華東醫(yī)院逝世,,年僅57歲。當年,主祭人,、時任安徽省副省長的張愷帆同志在鄭抱真追悼大會上的悼詞中說,“鄭抱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是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薄八氖攀�,對于我們黨和安徽人民,確實是一個大損失”�,!拔覀儽仨殞W習抱真同志的優(yōu)良品質和優(yōu)良作風,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而奮斗”。
足矣安息的是老者,,留在人間的是傳奇,。(特約撰稿 梁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