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qū)居民王忠奎說,,照顧好年邁的母親和癱瘓的智障哥哥是他此生最大的幸福
每個人對于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對于八公山區(qū)畢家崗街道新建社區(qū)居民王忠奎來說,,照顧好年邁的母親和常年癱瘓在床的智障哥哥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幸福,。正因如此,作為全家頂梁柱的他舍棄了不錯的工作,,辦理內退,,又放棄了外出掙錢的機會,。雖然每月僅靠1000多元內退金維持全家生計,可他和妻子無怨無悔,,一如既往地精心照料著兩位生活自理不便的親人,。
11月5日上午,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了新建小區(qū)王忠奎目前的居所,。這是一棟簡陋的三居室樓房,是其父母帶著癱瘓在床的哥哥居住的地方,。去年,,父親去世后,他和妻子就搬到了這里,,方便就近照顧母親和哥哥,。“我三哥是先天性智障,,從小就生活無法自理,,一直跟著父母生活。之前,,父親健在時,,我因為要上班,一般都是早晚過來背哥哥去上廁所,,而妻子卻是整天在這里幫忙燒飯,、料理家務,非常辛苦,!”采訪中,,王忠奎一說到妻子孫華美就感激不已。
王忠奎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父母共有6個孩子,他排行第四,。父親從礦上退休比較早,,每月退休金也不高,兄妹們的生活也都不寬裕,。2014年,,因礦業(yè)集團啟動棚改工程,住了幾十年破舊公房的他們終于搬到新建的新建小區(qū)內,,擁有了寬敞明亮的樓房,。可全家還沒高興多久,,三哥就因病情發(fā)展而癱瘓在床了,�,!翱吹礁改改昙o這么大還要忙這忙那,我心有不忍,,就和妻子商量,,主動擔下了照顧父母和哥哥的重任。而妻子為了讓我安心工作,,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活,,一日三餐、打掃衛(wèi)生不說,,有時還要背起比她重很多的三哥去廁所,,累得腰都直不起來�,!蓖踔铱f,,這幾年多虧了妻子的精心照料,癱瘓在床的哥哥才沒有病情惡化,,而父母和他也因此省心不少,。
天有不測風云,身體一直硬朗的父親去年因病逝世,,對于這個不幸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就近照顧好母親和哥哥,,王忠奎和妻子索性搬到父母的居所,,并辦理了內退,以前扣除“五金”他能拿到近3000元/月的工資,,如今只能領到1000多元,,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可王忠奎卻從未怨悔,。有時,,妻子也會勸他出去打打工,給女兒掙些學費,,可他卻說,,錢以后還能掙,而照顧家人卻不能等,。他還勸慰妻子:“你照顧好我的家人,,就是照顧好我。我們一起讓母親頤養(yǎng)天年,,讓哥哥過得舒心,這就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王忠奎的決定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也獲得了女兒的雙手贊成,。為了不給父母增添負擔,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女兒一邊努力學習準備考研,,一邊在外地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從未伸手向家里要過一分錢。
采訪中,,王忠奎表示,,非常感謝街道、社區(qū)對他的幫助,。很早以前,,社區(qū)在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后,就主動給他三哥辦理了低保,,如今每月能領到680元的補助金,,還有殘疾人困難補助800元/年,這無疑緩解了他們家經濟上的捉襟見肘,。而且每逢過年過節(jié),,街道社區(qū)也會為他們送上米面糧油等慰問品,讓他們感到溫暖,。
圖為每天,,王忠奎都會背著癱瘓的三哥上廁所、洗澡,。(記者 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