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xué)習(xí),、工作地變動較多的原因,,我經(jīng)歷了很多次的搬家。但每次搬家后,,不論屋子簡陋還是寬敞,,我必要立做的事就是把由著名書法家孫劍鳴(司徒越)先生為我題寫的草書立軸“不倦不息”掛在我的床頭。
說起司徒越先生為我所書的這幅床頭立軸,,還有一段往事可憶,。1976年,我大學(xué)畢業(yè)后回到淮南機床廠任技術(shù)員,。工作之余,,我喜愛涉獵諸多文史古籍。一天,,讀到董必武傳記文章中提到董必武給自己立下過一個規(guī)矩,,就是不疲倦不上床休息,并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不倦而息是懶惰,。1978年元旦時回壽縣,我去家父摯友孫劍鳴大伯家拜望,,聊到最近看的一些書,,我就說了這篇關(guān)于董老的回憶文章,并說對“不倦而息是懶惰”一句話感觸尤為深刻,。孫大伯說:董老能有如此大的學(xué)問,,天資之外,勤奮是一個重要原因,。把不倦而息視為懶惰,,確實不是一般人的見識!我想自己天資不高且該讀書時又無書可讀,,以后唯有勤奮可以彌補這些不足,。因此,就請孫大伯為我書寫“不倦不息”四字,,以便掛在床頭,,勉勵自己。(當時宿舍內(nèi)無書桌,,看書寫字只能在床上)孫大伯欣然應(yīng)許,,并讓我過春節(jié)時來取。就這樣,我在那一年春節(jié)回家時拿到了這幅字,�,!安痪氩幌ⅰ彼膫字之后,落款是“紅五同志囑寫此四字作為床頭銘 越”,。其中“紅五”是我上中學(xué)前的名字,。而“同志”一說不過是當年那個“革命化”年代的時尚稱呼,當時自己也未在意,。后來看了一些關(guān)于孫大伯的文章,,談及他每天常常長時間伏案,不是讀書就是寫字或是寫作,。我想,,“同志”一說用于此可能是他也以“不倦而息是懶惰”自勉吧,這也是揣測而已,�,;蛟S只是當時覺得我長大了,條幅又是掛在宿舍這樣寫正規(guī)一點吧,。
從此,,這幅字就一直掛在我的床頭,鼓勵我不要懶惰,,勤奮學(xué)習(xí),。記得1980年備考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管理工程研究生之前,每天晚上都讀書至深夜,。有時困意來襲,,看到了床頭這四個濃墨大字,就起身活動一下,,再繼續(xù)學(xué)習(xí),。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9月,,我如愿被錄取了,!當時,由于研究生很少,,兩人一個宿舍,,還配備了書桌。我在宿舍的床頭又掛上了此幅立軸,。我的室友是一個有家室的合肥人,。他聽了此幅字的故事后說,我也訂個計劃,。家中如果沒有什么事,,每周只在周六下午回去,,周日晚上就回來陪你“不倦不息”。1981年暑假,,我在壽縣待了一個多月,,就常去孫大伯家和老兩口聊天。當他知道我宿舍比較寬敞后,,又為我寫了一個:“業(yè)精于勤”的橫幅,。
據(jù)孫大伯的次子以檬介紹,孫大伯一生有記載的書作有五千多幅,,但寫作床頭銘的目前所見僅兩幅,。一副是他自書題為“床左銘”的“自以為非”篆書橫幅,一副則是為我所書“不倦不息”的草書立軸,。孫大伯為自己寫的“自以為非”的篆書橫幅掛在他的臥室的山墻上。我當時對篆書不大認識,,就沒有特別在意,,不過還是對孫大伯把這幅字稱做“床左銘”感到有趣。直到老人去世后,,才在一篇紀念文章中了解到孫大伯對此橫幅內(nèi)容的解說,。當時,我就想,,每天睡覺前反思自己做的不到,、不足、不妥之事,,基本上和“每日三省吾身”相契合,,此乃君子修為也!“不倦不息”只是勤奮,,而“自以為非”則是修身,。年輕人學(xué)習(xí)也好,工作也罷,,勤是入世必須要做的功課之一,;而“自以為非”的精髓則是:這樣做不好或不夠好,有沒有更好的……它是一種哲學(xué)思維,,更是一種對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它是人一輩子需要做但又不易做到的事,。看此幅字的釋文,,是庚申(1980年)歲末所寫,。那時的孫大伯,在書法上已成大家。此時,,書此條幅自警,,更見其謙遜、睿智的品格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從那時起,,每看到“不倦不息”的“床頭銘”,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自以為非”的“床左銘”,,也就自然而然常常地“三省吾身”了,。(魏紅武)
圖為司徒越先生題寫的“不倦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