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wǎng)站和媒體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使用本網(wǎng)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wǎng)”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wǎng)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
|
|
近段時間,,本報“身邊好人,,榜樣力量”系列報道及淮南張寶跨國捐髓的事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吧磉吅萌恕备傁嘤楷F(xiàn),,“做好事”呈“井噴”之勢,激蕩起陣陣文明新風,,疊加起一座文明城市的新高度,。這充分說明真善美仍是社會的價值主流,追求真善美永遠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人心底色”,,更充分說明人民群眾中蘊含的道德建設的強大力量,。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一個個身邊好人無時不有。小伙子張寶雖然遭遇車禍,,但堅持完成跨國捐獻骨髓,;安徽理工大學大四學生黃梅松為一名在北京打工的河南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懸浮液,成為安徽首位國防生捐獻者,;入選6月“中國好人榜”的鳳臺縣岳張集鎮(zhèn)井沿村六旬老人高俊平年初時在冰冷刺骨的水塘里勇救3名落水兒童,;田家庵前鋒電力村的任剛志因患病每周需透析三次,仍幫助鄰里排憂解難……一個好人就是一面旗幟,,淮南的好人多,、好事多,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向往,,也見證了人間的真情,。
一名早報讀者曾告訴筆者,十年前,,他來到淮南,,大白天在火車站附近迷了路,繞了幾圈也沒找到安徽理工大學在哪,。硬著頭皮問路,,一位老人和善地說:“不要急,我?guī)闳�,!”跟著老人,,幾分鐘就走到了安理大。他一個勁兒道謝,,老人只是微笑著擺擺手,,往回走去�,!斑@是我對淮南的第一印象,,平平淡淡卻讓人難忘。我不知道那位老人是誰,、做什么,,但在心目中,淮南人的美好形象就這樣悄然定格——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生活著友善的人們,。”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的“身邊好人”集中涌現(xiàn)正是我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體現(xiàn),。張寶,、黃海松、高俊平以及那些“身邊好人”共同構成了一個震撼人心的好人群像,,他們給社會傳遞的正能量,,值得我們分外珍重,、大力弘揚,。
筆者身邊的朋友最近不時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以前覺得好人離自己很遠,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好人就在身邊,,和你我一樣是普通的人,,既然他們都在做好事,我可以做點什么,?
“我可以做點什么,?”張寶、黃海松,、高俊平他們激發(fā)了人們心中向善的動力,!每個普通人從他們身上有所領悟,這一點從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共鳴之中就能看出,。
前往徽州西遞旅行,,總能見到一副讓人過目難忘的楹聯(lián),上書“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意為:家族興旺,百年不衰,,原因就是能積德行善,;最大的好事情惟有讀書。友善,,維系著公民之間的平等,、真誠,、互助,維系著社會的倫理秩序,。何以踐行“友善”,?答案很簡單:無需眺望,因為它就在身邊,,在張寶,、黃海松、高俊平這樣的普通市民身上,;無需仰視,,因為只要懷揣愛心,人人皆可傳遞這份善意,,讓世界充滿正能量,。
一起來,做好人,!
(廖凌云)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