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閆少衛(wèi)) 在淮南,,“圓子”是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菜肴,因為它寓意一家人在新年里團團圓圓,、凡事圓圓滿滿,。今天的《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吃小吃,過大年》,。
劉麗阿姨是個地地道道的淮南人,,每年一大家子的年夜飯都由她一手張羅。而年夜飯的餐桌上,,每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淮南圓子”,。
先說主料,,劉阿姨說圓子這道菜的主料非常簡單,,就是面和豬肉,家家戶戶都可以自己在家做,。把面和成糊,,放在鍋里攤,面糊不能和得太稠,,稀一點,,攤出來軟和點。
肉的選擇也是很有講究的,。肉一定要用豬肚子下面那一塊稍微肥一點的肉,,瘦很了不好吃,特別這道菜,,必須要肥點的肉,,油大點,,這樣才好吃。
望著桌子上攤好的煎餅,、煮熟的肉,,還有蔥姜等配料,劉阿姨說圓子這道菜的素材就都準備齊全了,。下一步就是分別把它們切碎,,切得越細越好。
看著劉阿姨輕巧熟練的切剁,,我接過刀也試著剁了幾分鐘,,感到手腕發(fā)酸,原來這做圓子不光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這道菜又叫千刀菜,必須要人工用刀這樣去剁,,有的用機器攪,,那攪出來的圓子味道和刀剁出來的又不一樣。
接下來,,就是把剁好的煎餅,、肉餡和蔥姜均勻地攪拌在一起,再加入雞湯拌勻,,揉成一個個兵乓球大小的圓形,,這樣圓子基本就成型了。用雞蛋,,把蛋黃去掉,,光用蛋清,然后把外面糊一下,,糊過之后放在淀粉里面滾一下,。
劉阿姨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蒸出來的圓子變得晶瑩剔透,更加好看,。
一切準備就緒,,圓子裝盤、上鍋……
經過十幾分鐘的等待,,圓子終于可以出鍋了,。鍋蓋揭開,四溢的香味伴隨著陣陣熱氣撲面而來,,再看那圓子,,晶瑩剔透的面皮下面,蔥姜餡料清晰可見。實際上這道菜難度不是多大,,就是工序有點太繁雜,。
是啊,從和面開始到圓子出鍋,,不知不覺已經過去整整三個鐘頭,,辛苦自是不必多說。
但劉阿姨說,,過年嘛,,為了這道菜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圓子這道菜,,那是過年,,特別是農村必備的一道菜,人家家里再窮,,不買雞不買魚,,家里都要做點圓子,一家大人小孩在一起吃點圓子,,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