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面映照現(xiàn)實的明鏡,也是一部愛國主義教科書,。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才能喚醒愛國報國之情。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之際,,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來到鳳臺縣三里溝抗日紀念園,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鳳臺縣三里溝抗日紀念園坐落于鳳臺縣鳳凰鎮(zhèn)三里溝社區(qū),建于2005年,,為了紀念被侵華日軍殺害的84位三里溝村民,。紀念園有專人負責看管,并有專門人員講解,,免費對社會開放,。
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了解到,,紀念園占地1200平方米,,園區(qū)由石門、主碑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組成,。紀念主碑聳立園中,,高8.85米,正面鐫刻著“侵華日軍三里溝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背面為“三里溝大屠殺”情況介紹,,底座記錄著慘遭殺害的84位村民的名字,“蔣二先,、胡廣水,、李氏……”每一個名字都讓人觸目驚心。主碑前方是一個可容納200多人的小廣場,。四周青石圍欄,,綠蔭環(huán)繞。園內(nèi)栽植各種長青樹和花卉,,其中6棵銀杏,,寓意紀念園建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松柏,、香樟則象征著中國人民抗戰(zhàn)精神萬古長青,。
采訪當天,烈日當空,,但一群孩子們依舊在陽光下站立很久,,他們安靜地面對墓碑,聽義務(wù)講解員胡恩璋老人講述一段段難以忘懷的抗日故事,,孩子們稚嫩而嚴肅的臉龐在清新整潔的環(huán)境中,,更顯得莊重肅穆。
三里溝村是鳳臺縣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重災(zāi)區(qū)。1940年5月21日夜,,駐田家庵日軍乘汽艇溯淮河西犯鳳臺,,在登岸時,遭到埋伏在三里溝村的國民黨安徽省保安六團(簡稱保六團)突然襲擊,,雙方交戰(zhàn)中,,日軍傷亡慘重,駐壽縣日軍火速趕來支援,。保六團見寡不敵眾,,隨即撤去。氣急敗壞的日軍闖進三里溝村,,實施報復(fù),。對無辜村民進行絕滅人性的殘酷屠殺,全村500多人,,被殺死84人,,殺傷百十人。500間房屋幾乎被燒盡,,財物被搶掠一空,。這便是駭人聽聞的“三里溝大屠殺”慘案。
“一位媽媽抱著孩子躲進牛棚,,日寇還是找到了她們,,用刺刀刺向媽媽的后背,尖利的刺刀穿過后背,,還扎傷了襁褓中年幼的孩子……”胡恩璋老人說起那讓人憤怒的一幕幕歷史往事,,依舊悲傷不已。而孩子們認真聽著,,早已泣不成聲,。
胡恩璋老人今年79歲了,是一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原先是新湖小學(xué)的校長,。老人介紹說,2005年,,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當年,鳳臺縣新四軍研究會,、縣委黨史辦,、縣委宣傳部決定在三里溝建造一座侵華日軍三里溝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必須在2005年8月15日之前建成,�,?墒钱敃r只知道那年三里溝村的村民被日本鬼子殺了84人,傷了100多人�,?h委黨史辦只掌握了四十多人的名單,,始終未突破五十人。由于時間緊迫,,三里溝村支部決定將這個重任交給老校長胡恩璋來完成,。
白天,胡恩璋走村串戶,,足跡涉及每家每戶,,他每天仔細尋訪八、九十歲的老年人,,讓他們回憶當年的細節(jié),。對于老人們提供的線索,胡恩璋總是一遍一遍地求證,。他還訪問了每一位遇難者家屬,并認真做好記錄,,每當突破并確定了一個遇難同胞的名字時,,胡恩璋總是特別興奮。晚上,,他就在燈下把白天記下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整理,,并查閱相關(guān)資料,重新做好記錄,。用了半年的時間,,胡恩璋老人通過細致的調(diào)查,終于把84位遇難同胞的姓名落實了,。當看到紀念碑上刻上經(jīng)過自己半年心血求證得來的名單時,,胡恩璋老人終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
建碑十五年來,,胡恩璋始終沒有閑著,他一直都在擔任義務(wù)講解員的工作,,接待參觀憑吊者萬人次以上,。“周圍的中小學(xué)師生幾乎都來參觀過,,最多的一次來了1500多名師生,,他們站在園中,我跟他們說著當年的歷史,,一個多小時的講解時間里,,大家都鴉雀無聲。”胡恩璋老人感慨地說:“我雖然人已經(jīng)退休,,但是我的心沒有退休,。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使我們的子孫永遠不忘歷史,,不忘過去,,我希望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蹦杲搜暮麒耙琅f沒有打算“卸任”,,“只要黨需要我,我責無旁貸地當好這個講解員,,一直把這段歷史,、這段故事講述下去,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讓他們牢記歷史,、珍愛和平�,!保ㄓ浾� 付莉榮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