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抗戰(zhàn)歷史,弘揚民族精神,。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之際,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來到鳳臺縣丁集鎮(zhèn)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回顧歷史,緬懷先烈,。
板張集革命烈士陵園內(nèi),,千余棵常青樹枝繁葉茂,郁郁蔥蔥,,900余棵花卉點綴其間,,簇擁著陵園內(nèi)的各種建筑物,忠誠地守護著英烈,,傳承著歷史精神,。
抗戰(zhàn)初期,上海,、南京淪陷后,,日寇13師團長荻洲立兵率兵從南京過江北犯,在蚌埠至懷遠一帶集結(jié)5個師團以及機械化部隊,,于1938年5月5日向淮北地區(qū)發(fā)起全線進攻,。5月9日,蒙城失守,,19日徐州淪陷,,6月3日鳳臺被日寇占領(lǐng)。
1938年6月3日,,鳳臺第一次淪陷的前后,,侵華日軍首先對鳳臺城鄉(xiāng)狂轟亂炸,先后出動轟炸機60多架次,,投下炸彈200多枚,,炸死炸傷3000多人,失蹤700多人,,燒毀房屋6000多間,,糧食1100多萬斤,死傷牲畜1500多頭,,炸壞大型橋梁4座,。僅在1938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八這天,三架日機在鳳城上空輪番向城區(qū)和淮河的水面上投彈,炸死炸傷2000多人,,炸死的市民血肉橫飛,,炸傷的市民撕心裂肺地慘叫,其悲狀慘不忍睹,。城區(qū)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全城一片狼藉,滿目瘡痍,。日軍在鳳臺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直接慘死于日軍屠刀下的達500多人,,傷800多人,,活埋10多人,被強奸,、輪奸的婦女數(shù)百人,。鳳臺淪陷后的七八年間,日寇對鳳臺人民不僅實施“三光”政策,,還壟斷鳳臺經(jīng)濟,,與漢奸勾結(jié)一起榨取人民血汗,把鳳臺變成了一處人間地獄,。
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在一張張黑白照片前駐足,每張照片都是一段血淚史,。一幅圖片上,,毛集紀臺子渡口的難民蜂擁搶渡時,被日軍飛機投彈炸死,,橫尸堆積,,慘不忍睹。而在另外一幅圖片上看到,,1938年6月3日侵華日軍在其飛機對鳳臺地區(qū)狂轟濫炸后攻占了縣城,,一群日本兵在國民黨鳳臺縣政府大門前露出猙獰的笑容。這張照片提醒著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段家國破碎,、山河喋血的歲月,更是讓我們警醒,,要勿忘國恥,,居安思危。
在這里,,李文傳,、李學成和李杰祖孫三代共同守墓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共產(chǎn)黨員李文傳55年如一日地義務守護著烈士墓,病重之時,,將守墓的重任交給了二兒子李學成,。李學成接過父親的“班”,牢記父親的遺志,,薪火相傳,,忠誠地守護著烈士墓群。李學成的小兒子李杰20歲時,,就投身到陵園的管理工作中來,,期間雖然有時外出務工,但只要一返鄉(xiāng)就參與陵園的管理和服務,,成為又一輩的烈士墓守護者。2017年,,這祖孫三代還當選為“中國好人”,。這彰顯了革命精神代代傳,也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采訪時,,第二代守墓人李學成向淮河早報、淮南網(wǎng)記者說起那段歷史,,依舊十分憤慨:“日寇侵占淮南之后,,狂轟亂炸,血腥屠殺,,奸淫擄掠,,簡直是罄竹難書�,!碑斕焐衔�,,鳳臺縣丁集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來到這里參觀,孩子們認真看著圖片,,向李學成舉起小手,,提出一個個歷史問題,而李學成指著一幅幅圖片仔細給他們講解,,解答孩子們疑惑的同時,,也將“銘記歷史,愛國報國”的思想根植于年幼的孩子們心中,。
周邊的老一輩村民們紛紛表示,,會經(jīng)常跟家中的孩子們說起那段無法抹去的歲月。張西勛是丁集鎮(zhèn)的村民,,也是一名退伍軍人,,當天,他和同村的村民們一起來到烈士陵園參觀,“我們沒事就經(jīng)常過來看看,,對那段歷史非常熟悉了,,在家中也會跟孩子們說起日寇的殘暴行徑,以及我們反抗后的勝利,,告訴孩子們勿忘國恥,。”如今,,張西勛的孫子已經(jīng)高中畢業(yè),,每當和爺爺坐在一起時,還會聊起抗日往事,。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1939年6月和1940年7月,,彭雪楓領(lǐng)導的新四軍游擊隊和八路軍第四縱隊兩次進軍淮上,,后成立了鳳臺縣辦事處,1941年元月,,辦事處改為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
縣委和縣辦事處組織和發(fā)動群眾在建立區(qū)鄉(xiāng)抗日民主政權(quán)的同時,相繼建立了縣,、區(qū),、鄉(xiāng)抗日武裝,成立了各種抗日群眾組織,,配合主力部隊,,狠狠打擊了日寇和地方反動勢力。人民得到了生息,,建立和鞏固了以潘集為中心共630多平方公里20多萬人口的鳳臺抗日民主根據(jù)地,,與新四軍在淮北地區(qū)創(chuàng)立的抗日根據(jù)地連成一片。這是鳳臺縣乃至淮南市這片土地上第一次建立起來的革命根據(jù)地,,開創(chuàng)了淮南地區(qū)人民革命史上的新紀元,。
(文中涉及的歷史資料來自《鳳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集錦》)(記者 付莉榮 蘇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