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家庵區(qū)史院鄉(xiāng)邵莊村,有一位身患?xì)埣驳闹心耆�,,�?0余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孤寡大伯楊惦修,,且不管老人是癱瘓在床,還是雙目失明,。他的孝敬精神感動著周圍無數(shù)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傳播著滿滿的正能量。
這位身患?xì)埣驳闹心耆私袟顣�,,記者�?1月3日采訪了他,。
青年楊會武因車禍成殘疾
走街串巷,,一路輾轉(zhuǎn)。11月3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史院鄉(xiāng)邵莊村,。在一座十分干凈的院落里,見到楊會武時,,記者發(fā)現(xiàn)他的神情黯然,,詢問后才了解,他84歲高齡的大伯,,在10月24日晚上忽然去世了,。
談起楊惦修老人臨終前他未能及時到場,楊會武幾度哽咽,,淚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轉(zhuǎn),。
楊會武1967年出生,今年49歲,。21歲那年,,剛結(jié)婚不久的他在駕駛四輪車倒車時,不小心發(fā)生碰撞,,使他腿部受傷,,導(dǎo)致三級殘廢。
那些年,,楊會武與妻子邵春蘭在家種植莊稼,,兼顧一些瓜果種植,由于腿不好使,,對于一般莊稼漢來說最基本的挑擔(dān)子,,別人挑十分鐘的路程,他要挑二十分鐘,。因不能及時將蔬菜,、瓜果采摘、運(yùn)到集市上,,再加上田又少,,楊會武家的收成一直都比旁人差很多,。
他是孤寡大伯唯一的依靠
楊會武的父母去世比較早,,他的父親只有兄弟倆。楊會武的大伯叫楊惦修,,是一位孤寡老人,,由于膝下無子女,楊會武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2003年前后,,楊惦修因患有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身體每況愈下,按農(nóng)村養(yǎng)老政策他進(jìn)了鄉(xiāng)里的公立敬老院,。然而沒過幾天,,楊會武覺得敬老院的飲食終究不如家里的飯菜,就將大伯接回了自己家,。
“說句實話,,照顧老人真的不容易,尤其到了夏天,,大伯有時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洗澡、大小便,,都是由我來處理,。”楊會武說,,2013年下半年,,82歲的楊惦修雙目失明,耳朵也聾了,,大部分時間只能躺在床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從那以后,,照料老人,、做農(nóng)活、干家務(wù),、撫養(yǎng)孩子,,這些都成了他每天必備的工作,一晃就是10余年,。
為撫養(yǎng)老人外出打工掙錢
楊惦修病情加重后,,因治病、服藥等,,楊會武家里的開支增大,,經(jīng)濟(jì)狀況相當(dāng)窘迫。為了改善家里拮據(jù)的生活條件,,他決定外出打工賺錢,。可是,,妻子一人無力照顧年邁多病的大伯,,他便將老人送到敬老院生活,而公立敬老院對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很難接收,。
為了能讓大伯享受到更好的照顧,,楊會武決定將老人送到一家條件較好的私人老年公寓去,。私人老年公寓每月要繳付2260元的生活費(fèi),這對于自身有殘疾的楊會武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且對于很多農(nóng)村勞動力來說,即使是親生父母,,每個月也很難拿出這么多贍養(yǎng)費(fèi),,但楊會武一句話沒說就承擔(dān)了下來。
在精神層面上要盡到孝心
楊會武知道老年公寓的照顧再周到,,也只是生活層面的,。為了不讓大伯感到孤單,他在精神層面上也盡到了自己的孝心,。每逢打工間隙回家,,楊會武都要到老年公寓看望大伯,送好吃的,、捶背按摩,、端茶遞水、噓寒問暖,�,!跋駥ΥH生父親一樣,甚至很多人對待親身父親也沒有像他這樣孝順的,�,!崩夏旯⒌墓ぷ魅藛T說。
也有人問楊會武,,“你那么辛苦會不會感到累,?能不能堅持得下來?”他憨憨地笑著說:“人都有老年的時候,,他是我大伯,,我不能不管他!家里再窮再難,,也要讓大伯安享晚年,。等他走了,我再將虧欠妻子的,,虧欠孩子的還給他們,。”
楊會武心里覺得對不住孩子,,對不住妻子,,但是他的家人卻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他的妻子邵春蘭說:“他這樣有責(zé)任心的男人,,對我好,,對大伯好,對孩子好,,雖然日子窮一點,,但是心里舒坦了,日子就過得幸福,�,!睏顣涞暮⒆釉诟赣H的言傳身教下,也主動將打工掙到的錢帶回家交給父母,,并經(jīng)常去老年公寓看望爺爺,。
“楊會武一家人全心全意照顧老人的事跡感動著周圍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在周圍的群眾里樹立了優(yōu)秀的模范帶頭作用,,可以說是有口皆碑,,附近的老人與孩子也都受到了熏陶與帶動,都更加相親相愛,�,!辈稍L結(jié)束前,邵莊村委會主任楊賢智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感言:
一份孝心,,楊會武無怨無悔照顧孤寡大伯,他奮力撐起貧苦生活的重?fù)?dān),;一顆真心,,楊會武恪守力行十余載,他贏得鄉(xiāng)鄰四舍交口贊譽(yù),。堅強(qiáng)莊稼漢楊會武以無微不至的行為和吃苦耐勞的品行,,盡心盡力,孝老愛親,,營造了一個美滿和諧幸福的家庭,,折射出了一位平凡男子身上耀眼的傳統(tǒng)美德。
一切源自內(nèi)心,,從未刻意讓人記住什么,,勞作、生活中的楊會武平凡得就像融入大海里的一滴水,,然而,,他卻悄悄地改變著這片水域。
圖一為楊會武(右)和妻子在收拾大伯的遺物,。
圖二為楊惦修老人(左一)生前照,。
(記者 張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