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又進入了尾聲。眼下,,淮南的農(nóng)民朋友們早已改變了“正月過年,、二月賭錢、三月看戲,、四月種田”的傳統(tǒng)過節(jié)習慣,,已經(jīng)早早在田頭忙著生產(chǎn),拉開了春耕備耕的序幕,,力爭為今年農(nóng)業(yè)豐收打下良好基礎(chǔ),。
連日來,記者穿行在淮南市鄉(xiāng)鎮(zhèn)的田疇上,,隨處可見農(nóng)民們在平田整地,,鋪地膜,拉運農(nóng)家肥,,忙得不亦樂乎,到處呈現(xiàn)出一片火熱繁忙的春耕備耕景象,。
早早搭棚種蔬菜
2月11日下午,,三和鄉(xiāng)土樓村汪師傅一家“全家總動員”,在地里搭起了蔬菜大棚,,為接下來的大棚蔬菜種植做好準備,。
當天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206國道三和鄉(xiāng)土樓村路段時,遠遠便望見路東側(cè)一處房屋前的地里豎起了一組組鋼架結(jié)構(gòu),,六七位村民正在忙碌著搭建大棚,。記者來到跟前得知,搭建大棚的是汪師傅一家及喊來幫忙的親戚,。
記者現(xiàn)場看到,,搭建大棚時首先要用上一根特制的鋼釬,這根鋼釬下部約30厘米的部位橫向焊上了一根鋼條,,使得鋼釬看起來如同一個倒立的十字,。持鋼釬使勁往地上一鉆,再用雙腳同時用力踩上橫向焊接的鋼條上,,兩個步驟下來,,地上便留下了一個約20厘米深的小洞,這些小洞同側(cè)每隔1米左右便要分布一個,,對向也平行分布,。緊接著,大家將兩根弧度相同的鋼管分別立在對向分布的2個小洞里,,在一根鋼管揚起的一端裝上一截連接鋼管,,再將另一根鋼管揚起的一端塞進這截連接鋼管,,這組鋼管就固定了下來。一組組鋼管固定好后,,再用一些鋼管將這些鋼管串聯(lián)固定,,大棚的支架便牢牢豎了起來,只要在上面覆上塑料膜就成了,。
大部分農(nóng)戶都還沒有下地干活,,汪師傅家怎么就開始搭起大棚了呢?原來,,汪師傅家不同于一般農(nóng)戶,,他們家平時不但種植蔬菜,而且在田家庵區(qū)一家菜市場擁有攤位,,平時賣的菜大多都是自家種植的,,只有在菜量不足時才從批發(fā)市場“補”一些。目前正在搭建大棚,,正是準備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
據(jù)了解,,汪師傅利用大棚種植蔬菜有好幾個年頭了,,先前搭建的是簡易大棚,不但搭建起來麻煩,,而且成本高,,不能重復利用。汪師傅78歲的老父親笑呵呵地稱:“現(xiàn)在我們家用起了鋼架大棚,,兩根鋼管放在一起為一組,,一組30多塊錢,共買了30多組,,不到一萬塊錢,,這種大棚不但使用起來方便,而且效果也更好了,�,!�
早春挖地備種忙
2月11日下午,天氣晴好,,記者來到三和鄉(xiāng)嶺南村時看到,,雖然大規(guī)模春忙的局面尚未出現(xiàn),但田間地頭也已經(jīng)有部分村民忙碌的身影,。
“我們這的地比較少,,而且各家各戶的地都比較分散,所以不適合機耕,一般都是人工,,”今年50歲的梁大姐手握鋤頭,,正弓著腰一鋤接一鋤地干活。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并不是一件輕松的活兒,,長時間彎著腰很容易對腰部造成損傷,梁大姐在鋤地時,,間歇拄著鋤頭直立休息一小會,。
“現(xiàn)在想點些豆子和瓜,也都是種給自家吃的,,”梁大姐所要種的瓜是酥瓜,,3月份播種后,過一兩個月就可以成熟,,而且豆子則是指豌豆,。記者看到,梁大姐家的地里種上了多株桃樹,,據(jù)她介紹,,桃樹一般3年就能結(jié)果,過幾年就能收獲了,。
梁大姐向記者介紹稱,,她和老伴住在村里,而兒子一家已經(jīng)在鄉(xiāng)里的小區(qū)買了房子,,兒子不用外出打工,也不種地,,長年做點小生意——干屠宰活,。她稱,早些年她自己在村里干屠宰活,,殺豬,、牛、羊等樣樣在行,,而丈夫老周則負責售賣,,“這幾年我得了腦血栓,胳膊什么的都使不上勁了,,屠宰的事兒都交給了孩子,,我們就在家種種地�,!�
像梁大姐這樣已經(jīng)著手整地的村民,,在嶺南村的田間地頭已經(jīng)三三兩兩零散地出現(xiàn)。已70多歲的周大爺也在地里開挖了起來,他表示,,地挖好后便去鄉(xiāng)里買些種子,,等到正月過完、天氣更暖一些時就開始播種,,“現(xiàn)在也可以到人家家里面直接買秧苗,,這比以前方便多了�,!�
耕地除草為育秧
2月11日上午,,沿著鄉(xiāng)村的水泥路,幾經(jīng)輾轉(zhuǎn),,邊走邊看,,記者一行來到上窯鎮(zhèn)余巷村左郢隊。遠遠望見有位村民正在耕地,,記者便走上前來,。
“老鄉(xiāng),耕地做什么用的�,�,?”“這塊地是用作秧母田的,你看,,現(xiàn)在地里又冒出草芽兒了,,我用手扶旋耕機把地耕一遍,主要是為了除草,、松土,。”當記者表明身份后,,這位老鄉(xiāng)停下了“轟轟”作響的手扶旋耕機和記者聊起天來,,原來老鄉(xiāng)名叫章子員,是余巷村左郢隊的村民,,他今天耕的這塊地只有半畝,,是用來做秧母田育水秧的�,!叭ツ�11月份我已經(jīng)用手扶旋耕機把地耕了一遍,,主要是乘著寒冷的天氣把土翻過來凍一凍。現(xiàn)在是第二遍耕地了,,因為聽天氣預報說還會冷一段時間,,所以除草松土的同時把地再凍一凍�,!甭牭竭@里,,記者感到好奇,,“為什么要把土翻過來凍一凍呢?”章子員笑著說:“把土翻過來在寒冷的天氣里凍一凍,,以后育秧時土會松軟得多,,同時也把土地里的害蟲凍死了,這對秧苗很有利呀,!”“呵呵”,,記者也會心地笑了“什么時候才是育秧時節(jié)啊,?”“等到5月份的時候,,我還要第三次耕這塊地,然后把田里蓄上水,,就可以育秧了,。”
章子員還告訴記者,,他家有9畝地,,除了留下做秧母田的半畝地,剩下的8畝半地都種了麥子,。地里的收成除了一家人的食用,,每年大概還能有一萬塊錢的純收入。他是一個歇不下來的人,,農(nóng)閑時便到上窯鎮(zhèn)的一家加工廠里做臨時工,,一年也有一兩萬的工資收入。同時,,他的老伴還在家開了一間小商店,。“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稅免了,,種地還有補助,,農(nóng)民的生活大都滋潤起來了�,!闭伦訂T樂呵呵地說。
防蟲除草把控好
與章子員話別后,,記者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麥田里,,有幾位村民正蹲著查看麥苗,記者也走到跟前湊個熱鬧,�,!袄相l(xiāng),今年麥子怎么樣�,�,?”“今年麥子長勢好啊!”余巷村左郢隊村民傅俊高這樣回答記者,。
“你們蹲在這里查看什么呢,?”見記者好奇,傅俊高說:“你看,,麥子里開始有紅蜘蛛了,,我們在這研究看看什么時候噴灑農(nóng)藥合適�,!焙透悼「哌M一步攀談中,,記者得知今年的麥子與去年相比長勢要好些,主要是因為用的都是煙農(nóng)19,、濟麥22等優(yōu)良品種且播種及時,,不過現(xiàn)在小麥也不能過于旺長,或者對收成不利,。對于播種較晚長勢不太好的麥苗,,2月底前就要追肥,而對于長勢較好的麥苗,,可以等到3月下旬或4月初才追肥,。覺得傅俊高說起農(nóng)業(yè)來頭頭是道且專業(yè)得很,記者追問后得知傅俊高是上窯鎮(zhèn)農(nóng)技站的農(nóng)技員,,目前他自己家里也種著8畝麥子,。傅俊高告訴記者,“下一步主要是化學除草和害蟲防治,,現(xiàn)在農(nóng)技站很重視這項工作,,正通過各種方式向村民們做宣傳,根據(jù)各戶麥地的不同情況做到及時除草,,并防治紅蜘蛛,、蚜蟲等病蟲害。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今年的麥子一定會有個好收成,。“
錯開種植有計劃
在余巷村左郢隊一處田頭,,記者看到了四排蔬菜大棚,,立即興趣十足地走進去一探究竟。
在蔬菜大棚里,,一排排萵筍嬌嫩清新,,一畦畦芹菜生機盎然,新培育的西紅柿苗也挺直著腰桿,。村民傅俊傳停下手里的活計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春天來了,,蔬菜大棚里的蔬菜也趕趟兒似的瘋長起來了,,我得根據(jù)天氣情況適時放風,把握好大棚里的溫度,,一般盡量維持在20度左右,。”“你種的這三種蔬菜好像生長期都不一樣,,為什么這樣種植呢,?”見記者有點疑惑,傅俊傳說:“我的芹菜再過20天就能上市出售了,,等到芹菜賣完,,萵筍就成熟了。萵筍賣完的話,,西紅柿差不多就可以出售,。這樣錯開出售季節(jié),家里的人手才能忙得過來,�,!碑斢浾邌柕健胺N蔬菜收益怎樣”時,傅俊傳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他家這一畝半的蔬菜大棚一年純收入大概有一萬五千塊錢,,與種植水稻小麥相比,,大概一畝地的蔬菜收益相當于7畝地水稻或小麥的收益。不僅如此,,他還經(jīng)營有3畝蓮藕,,每年也有一兩萬的純收入。說著這些,,傅俊傳愈發(fā)高興得合不攏嘴了,,記者也頓感大棚里暖意融融的。
圖一:農(nóng)技員傅俊高(左)在查看麥田是否有病蟲害,。
圖二:汪師傅一家正忙著搭建鋼架大棚,。
圖三:村民章子員在耕地。
(記者 李鈞 吳巍 張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