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明辦發(fā)出倡議,,呼吁市民倡行時代新公德
公德話題,,老生常談。講公德光就是不闖紅燈,、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公德就是“五講四美三熱愛”,?不止這些,!上網講“網德”,打手機講“機德”,,開車講“車德”……這些也是公德,!
9月20日是我國第八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發(fā)出“倡行時代新公德”倡議,,呼吁淮南人爭當新時代的好公民,,自覺踐行網德、車德等新公德,。
不講“新公德”成社會新問題
隨著網絡社會的到來,,隨著汽車時代的漸近,隨著手提電話的普及,,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時尚,。然而與這些“時尚用品”相伴而生的還有各種新煩惱、新問題——
每個人都喜歡手機,,但每個人都憎惡垃圾短信,;在安靜的會場,,在優(yōu)雅的音樂廳,總有不合時宜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在虛擬的網絡社會,,形形色色不講“網德”的現象更加令人煩心:網絡病毒直如洪水猛獸,,垃圾郵件像無孔不入的牛皮癬,論壇上總有一些出言不遜的討厭鬼,,QQ上隔三岔五就有不速之客行騷擾之事……
“車德”問題也日益突出——車龍中不守規(guī)則亂“尖隊”的“霸王車”,,小區(qū)里頭旁若無人按喇叭的“無禮車”,人行路上肆無忌憚占道停放的“缺德車”……
還有“游德”:出門旅游不遵守景區(qū)管理規(guī)章,,逃門票,、搶車位、亂“題字”……
還有“狗德”:養(yǎng)寵物不知管教,,狗吠聲半夜擾鄰,,放任寵物在公共場所便溺……
公德內涵在不斷與時俱進
“網德、車德,、機德等系列新公德問題的出現,,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也是當前精神文明工作突出要抓的問題,�,!笔芯裎拿鬓k公室有關負責同志說。
市精神文明辦公室負責人認為,,公德的內涵一直在“與時俱進”,。回顧淮南歷年來倡行過的公德口號,、規(guī)范和準則,,大約經歷了三次演進:
一是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提出的公德標準是“五講四美”,,這一公德口號顯然比較注重人的“外在”的東西。人們踐行“五講四美”,,通常是在每年的“文明禮貌服務月”里搞搞大掃除,、學學雷鋒。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淮南開始在公德領域強調人的道德修養(yǎng)等更多具體的,、“內在”的東西。這一階段提出的公德準則或規(guī)范有“社會公德歌”,、“家庭美德謠”,,還有“十六字新風尚”——團結友善、誠實禮貌、衛(wèi)生美化,、遵紀守法,,這說明當時整個社會對道德建設非常需要。
本世紀初,,公德的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和豐富,。例如前幾年提出的“愛國、守法,、誠信,、知禮”口號,適應了公民社會的要求,,其最基本的特點就是提倡誠信和向善,,注重人際和諧。
“這三個階段的公德準則,,內容逐步深化和具體化,,越來越富有時代氣息,這與淮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的軌跡是相一致的,。提倡講網德,、講車德等時代新公德,定義未必嚴格,,但倡議卻是清晰可感,。同樣是一種與時俱進,是公德準則的進一步具體化,,與每一個公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笔形拿鬓k負責人說,。
社會公德是我們城市的靈魂
新時代需要新公民,新公民必須踐行“新公德”,!“新公德”話題也像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了市民的思考和熱議。
在市網宣辦,、市信息辦舉辦的“市民心聲”網民熱議《社會公德與城市管理“問計于民”專題》中,,廣大網民紛紛就我市“社會公德”相關話題暢所欲言,提出大量意見和建議,。
對于“網德”,,網民十全九美說:“和諧的社會需要和諧的網絡,上網之人要有‘網德’,。網絡上,,有爭論,實屬正常。網友之間發(fā)生言語的沖突迸發(fā)出一系列的‘火花’,,這毫不奇怪,。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有人喜歡出粗口,,有人會惡語相加,甚至謾罵侮辱他人人格,還有的無事生非,,胡說八道。這些現象是無德的,。網上只有一種聲音,,那是不可能的。不同觀點的爭論,,不同世界觀的碰撞可以有多種形式的,。曉之以理也好,針鋒相對也罷,,置之不理也對,,不管用什么樣的語言,都應該滲透著文明和禮貌,�,!�
(記者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