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生命的素顏
——讀畢淑敏《藍色天堂》有感
畢淑敏老師的書我讀過一些,,喜歡她和她的作品,,是因為她在藏北當過11年兵,,她還是心理醫(yī)生,她的文字如絲綢般柔軟,。
《藍色天堂》確實是浪漫的,,不過這種浪漫歷經(jīng)114天,完成52311公里的遠行,,倒讓浪漫也染上了不少的異國情調,。有別于旅游攻略,這本書更注重從“人”這個角度,,面對浩瀚的大海,,突如其來的風暴,令人震撼的遠古遺跡,,以及人類的貪婪,、掠奪,重新解讀“生命個體存在”,,解讀“偉大和渺小”,。也因此讓作者付諸筆端的每一句話都很有力量感,柔軟之下暗含堅韌,。
對于“活著”的思考和尋找,,作者在“海”的胸膛之上,,對生命到來和如何活著有了重新定義和理解,。作者不止一次自問自答“旅行的意義”。旅行不僅僅是單純地看世界,,某些時候更是為了相逢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是鮮活的生命對這個世界理性地觀察,,理性地思考,,然后感性地去靠近它,熱愛它,,贊美它,,珍惜它。
旅行途中,,游輪上舉行了一次為中國汶川地震中的學生募捐的慈善活動,。募捐所得,由畢淑敏暫時離船乘飛機送回國內,。在這個過程中,,畢淑敏走進汶川中學初二年級,為剛剛經(jīng)歷地震重創(chuàng)的學生講自己編入全國統(tǒng)編教材中的作品《提醒幸�,!�,,然后,,帶上孩子們的眼睛,代他們去看看這個世界,,重返“和平號”,。這一章內容盡管文字所占不多,卻是震撼人心的,。
書中第三十章《世界上所有的金字塔,,都與它有關》,作者濃墨重彩地寫到了岡仁波齊,,這座傳說植根于地域,,山體在人間,山頂直達天界的雪峰,,在作者眼中大智若愚沉默,,不動聲色千萬年。所有的閱讀感覺在這一章里全部蘇醒,、興奮起來,。作者在藏北窩雪伏冰11載,當她站在那些舉世聞名的金字塔下時,,產(chǎn)生一種特殊體驗,。金字塔似與她相識,它們與作者冥冥之中有約,。
終于,,作者找到了答案——我明白,我終于明白了!全世界的金字塔,,都在刻意模仿一座山,,就是岡底斯的岡仁波齊�,?吹剿�,,你不由得雙膝發(fā)軟,想頂禮膜拜,。你可以不相信任何神,,但你不得不被這大自然的雄奇?zhèn)チλ鄯D惚氐贸绨�,,必得匍匐在地,,必得覺出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必得要借著和這座偉大山巒的聯(lián)系,,讓自己具有更大的勇氣和韌勁,。
三個清晨,三個下午,兩個深夜的靈魂交流,,堪稱神奇震撼,。作者一路行走,一路思索,,我也在問自己,,我為什么如飛蛾撲火般投入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讀這些書,?我讀的這些書又會在我的生命細胞里留下怎樣的特殊基因,?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對生命質量的思考和探尋,在浩瀚的天地之間,,我們渺小,、卑微如草芥,如果說,,還有什么能讓我們孱弱的身軀稍顯出剛勁的力量,?那就是思想,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更迭,,不斷累積,不斷刷新,,不斷否定和碰撞之后產(chǎn)生的有關思想的化學反應,。綿綿不絕的力量就此涌現(xiàn),充溢著四肢百骸,,沖擊著肉身和心靈,。
當我們再從書本之間抬起頭來,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變得朗潤,、澄明,、簡單了。你知道了,,在這個世界上,,在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地方,很多的人都如你一般困惑,、掙扎,,沉淪,迷茫,,但最終會在書中找到信仰,,得以精神解脫,學習與這個可愛的世界更友好更柔軟地相處,。也許這是我要給自己的答案:因為知道了更多,,所以不再害怕;因為想要知道更多,,所以變得更加勇敢和堅毅!
(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