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佳節(jié),,我們總會想起屈原,,不僅僅因為他已化身為諸如包粽子劃龍舟之類民俗文化,更有一種值得后世繼承發(fā)揚的堅貞愛國精神,,生生不息,。關于這一點,僅從“屈原”這個名字也能窺得一斑,。
今天我們都知道,,屈原“名平,,字原”。司馬遷在《屈原賈生列傳》的開篇即道:“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倍彝ㄆ苑Q他“屈平”,敬仰之情可見一斑,。
那么屈原是姓屈嗎,?其父給他取“平”為名有何用意?既然是“楚之同姓”,,楚姓是屈嗎,?細思大有講究。
其實屈原并不姓“屈”,。這個問題要追溯到楚國國名的來源,,此前說法不一,但新發(fā)現(xiàn)的“清華簡”中的《楚居》給出了另一種解釋:鬻熊的妻子妣厲,,生子熊麗時難產(chǎn),,剖腹產(chǎn)后妣厲死去,熊麗存活,。妣厲死后,,巫師用荊條包裹其腹部埋葬。為了紀念她,,后人就稱自己的國家為“楚”,。
有人考證楚國乃炎帝姜姓一支,證據(jù)之一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先祖以游牧為生,,與羊關系密切,;炎帝本姓姜,字形上“羊”下“女”,,羊是其族號標志,。而楚族已公認姓“羋”,,國姓為熊,,這兩個字在古代發(fā)音同于羊的叫聲。
先秦時期,,楚國是位于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周成王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國君為羋姓,,所以羋是楚王族的通姓,,凡是楚王族的后裔皆以羋為姓。屈原出自楚國公族屈氏,,自稱古帝高陽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為氏,。屈氏與昭氏,、景氏并稱王族三姓,皆為楚國大姓,。屈原官拜左徒,,為楚王近臣,掌管昭,、屈,、景三氏事務。而在先秦時代,,對于男子習慣上稱其氏而不言其姓,,所以屈原雖為楚國同姓,不稱羋原,,而稱為屈原,。
屈原在其自傳性代表作《離騷》中說到自己身世:“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庇纱丝芍捎谒錾谝暌赂且惶臁锰斓刂械牧汲郊铡兆雍苷�,,父親就給他取正則作名字,,后來取字叫靈均。那么,,屈原到底是名平而字原呢,,還是名正則而字靈均呢?
其實,,“正則”即公正而有法則,,隱寓“平”字之義,平即“天地之正中”,;“靈均”本指高而平的沃土,,隱寓“原”字之義,,意為靈善而質(zhì)均。名字如其人,,屈原在《離騷》中所言是“隱其名而取其義”,,都寓意對真善美的追求。
縱觀屈原一生,,他確實做到了堅守“正則”,,內(nèi)外一體,修美“靈均”,。屈原是楚國第一詩人,,留下了千古絕唱《離騷》,寫下了《天問》《招魂》《哀郢》等名篇,。
天地有時節(jié),,風雅鑄中華。我們過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其實就是在憂國恤民的愛國精神中流連忘返,,在舍身赴難的正直品格中超然峻潔,在剛正不阿的人格風范中喟然長嘆,。這些精神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理想和信仰,,隨著歲月的積淀而越發(fā)深厚。每逢端午節(jié),,我的心情就莫名其妙地沉醉在節(jié)日的氛圍里,,進行了一次洗禮,這大概就是端午情結(jié)吧,。(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