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問鼎中原,、大名鼎鼎……帶有“鼎”字的成語有很多,,不少以鼎來形容作用大、尊貴,、顯赫,、說話有分量等。
在我國古代,,鼎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不是什么人都能擁有的。下面就為大家講述與“淮楚文化”有關的一個諸侯小國——蔡國與鼎的故事,。
先來說鼎,。據(jù)傳,,大禹在建立夏朝后,用九牧所貢之銅鑄九鼎,,象征九州,。之后,“鼎”成為至高無上的王權的象征,�,!妒酚洝し舛U書》中記載:“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則興,,鼎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最初,,鼎只是用來烹飪或盛放肉食的器具,而另一個器具——簋則是用來盛素食的,,如裝黍栗糧食等,,后來它們被用作禮器,來彰顯身份和地位,,在祭祀,、宴饗、隨葬中都有著嚴格的使用規(guī)定,。如: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遞減,,不得逾越,。然而,從東周開始后,,隨著周王室衰微,,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首次于洛邑“問鼎之輕重”,這是對周王室權威一次赤裸裸的挑釁,,這也是成語“問鼎中原”的由來,。
1955年,,在壽縣古城西門內(nèi)北側(cè)發(fā)現(xiàn)一座古墓,后經(jīng)考古專家確定,,為蔡昭侯申墓,。古墓出土文物584件(套),大部分屬于春秋晚期蔡國青銅器,,其中就包括“九鼎八簋”,,即發(fā)掘出9尊鼎、8個簋,。這一本應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卻出現(xiàn)在了諸侯小國國君的墓葬中。這一方面反映出蔡國國君僭越禮制的某種不安分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當時“禮崩樂壞”的無奈現(xiàn)實,。
說到蔡國的不安分,還得從其首位國君說起,。
蔡國是從西周到戰(zhàn)國,,一個前后延續(xù)了600年的諸侯國。蔡國的國君用過去的說法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皇族”,。蔡國第一位國君蔡叔度,,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武王姬發(fā)一母同胞的弟弟,。周武王滅商后,封姬度于蔡(今河南上蔡),。蔡國由此而來,,前后共歷二十五世。由于與周天子的特殊關系,,蔡國與齊國,、魯國等諸侯國一樣,一開始是周朝重要的分封國之一,。
作為三監(jiān)之一,,蔡國在周初的地位還是蠻高的,實力也比較雄厚,。在周武王死后,,由于周成王還小,就由周公旦掌管國家大權,。蔡叔度與哥哥管叔鮮認為這樣對成王不利,,加之各種猜忌和積累已久的不滿,就與武庚(商紂王帝辛之子)一同叛亂了。后被周公旦平叛,,武庚,、管叔鮮被殺,蔡叔度在流放中也死去,。蔡叔度死后,,其子胡還不錯,為人尊德向善,,被周公旦舉薦到了魯國,,之后又被復封于蔡,稱為蔡仲,。此后,,在周王室還比較強盛的西周,蔡國也相對平穩(wěn)度過了數(shù)百年,。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衰落,各路諸侯國群雄并起,,攻伐兼并,你方唱罷我登場,。勢弱的小國不得不依附于某一強國,,在強國夾縫中艱難求生,這一時期的蔡國就是如此,。
據(jù)史料記載,,春秋中期,蔡國淪為楚國附庸,。春秋后期,,為爭奪對江淮流域的控制權,吳,、楚等國之間爭戰(zhàn)不斷,。也許是受夠了楚國的欺壓,公元前506年,,蔡國第21任國君蔡昭侯,,與東邊強盛一時的吳國結(jié)盟攻楚入郢,楚,、蔡結(jié)怨,。后恐楚報復,便尋求吳國庇護,。于是,,在公元前493年,在“盟友”吳國的幫助下,蔡昭侯將都城由新蔡遷于州來(今淮南壽縣,、鳳臺一帶),。
州來位于淮河中游,地跨淮河兩岸,,是南下北上的軍事戰(zhàn)略要地,,成為吳、楚爭奪江淮的首要之地,。為區(qū)別于始封地“上蔡”,,以及蔡平侯遷都的“新蔡”,蔡昭侯將州來改稱為“下蔡”,。蔡國也由此卷入?yún)浅粗疇帯?
在蔡昭侯申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許多器物都鑄有銘文。從文字中,,反映出蔡國與吳,、楚兩國之間的微妙關系。蔡國處于吳,、楚兩大國之間,,既要“佐佑楚王”,又要嫁姊“敬佩吳王”,,也不能不“肇佐天子”,。蔡國處于列強之間進退維谷的處境,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弱小諸侯國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反映,。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國之君,蔡侯也有一個埋在心底的“九鼎”夢,,況且是在那個已經(jīng)“禮崩樂壞”的時代,。(記者 張明星 付莉榮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