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上下正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黨員干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做到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業(yè)之事,、職責之事,、為民之事。不出事之“事”,,是以權謀私之事,,黨紀國法所不容之事,損害人民群眾利益之事,。做到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黨的厚望,人民群眾的期盼,,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之必然,,是克服“四風”“三癥”和落實“三嚴三實”之必然,黨員干部健康成長之必然,。
想干事,,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激情,。有了這種狀態(tài),,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有基礎,有了這種激情,,干事創(chuàng)業(yè)才有動力,。凡事,想干了,,就會有希望;不想干,,則肯定干不成�,!跋搿笔怯�,,職責使然,,事業(yè)心責任感的表現。黨員干部獲得了權力,,也就獲得了責任,,獲得了干事的義務,不想干事的干部,,不是稱職的干部,,也不是負責任的干部。想不想干事,,可以看出一名黨員干部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狀態(tài),,不想干事的官就是“懶官”,也不是境界高的“官”,。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有些人對干事缺乏激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在狀態(tài),。有的得過且過不想干事,,有的心態(tài)失衡不愿干事,有的怕承擔風險規(guī)避干事,,有的挑肥揀瘦,,因“利”而擇。想干事,,就必須有好的精神狀態(tài),,有“負重爬坡”的勁頭,有對黨,、對人民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
會干事,,是一種能力,,一種膽識。想不想干事是態(tài)度問題,,會不會干事則是水平問題,、能力問題、膽識問題,。如何衡量會不會干事,,就是看有沒有做到動機與效果的統(tǒng)一。有些黨員干部不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但卻不會干事,,那就成了一名“庸官”。干事前,,必須開展調研,,搞好謀劃,,弄清政策、目標,、措施,、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干事中,,必須把握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發(fā)展的走勢,抓好組織協(xié)調,,掌控牽動全局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善于發(fā)現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拿出思路,、對策;干事后,,必須有評估反饋,,聽聽群眾反映,看看辦事實效,,總結經驗教訓,,修正思路偏差。會不會干事,,不僅取決于能力水平,,還與膽識密切關聯(lián)。膽識決定氣魄,,有些事干不好,,不是能力水平問題,而是膽識問題,,優(yōu)柔寡斷,,裹足不前,貽誤良機,。能力,、水平、膽識,,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歷練,、不斷總結而得以不斷提高的。
干成事,是一種追求,,一種效益,。干成事,是想干事與會干事的綜合反映,,是能力,、水平、膽識的綜合體現,。想干事必須把干成事作為追求目標,,想干事坐而論道不行,不講成效更不行,。我們所強調的干成事,,是符合科學發(fā)展之事,是順應潮流之事,,是推動事業(yè)之事,,是人民群眾滿意之事。這就要求,,不能搞形式主義,、政績工程、面子工程,,要讓所干之事,,經得起現實的檢驗、歷史的檢驗和民眾的評判,。
不出事,,是一條底線,一種堅守,�,!安怀鍪隆迸c“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有些黨員干部的問題不是在干事本身,,而是因出事而失去作為的舞臺和想事、干事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出事是想干事、干成事的資本,,是黨員干部的底線,,必須堅守。分析出事黨員干部的原因,,大都是道德修養(yǎng)的缺失,,對法紀底線的挑戰(zhàn),。提高道德修養(yǎng)有利于夯實底線,對法規(guī)制度的敬畏有利于固守底線,。底線是實實在在的,,是黨紀政紀、法律法規(guī)固定下來的,,是完全可以避免,、防范的,是完全應該堅守的,。做到不出事,,一方面要加強修養(yǎng),提升素質,,增強抗力,,以思想防線維護法紀底線;另一方面,,要強化法規(guī)意識,,學習法規(guī)、運用法規(guī),、堅守法規(guī),,自覺在法規(guī)約束下行事,把不出事作為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保障,在不出事的前提下,,實實在在的想事,、干事、成事,,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貢獻,。
(桂德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