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衛(wèi)敏麗)針對如何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各地民政部門將從維護流浪未成年人權益出發(fā),,提升救助保護服務水平,,改善設施環(huán)境,實行人性化服務,、關愛性救助,。
同時,救助管理機構將根據流浪未成年人的特點,合理安排他們的生活起居和心理疏導,、教育矯治,、技能培訓、文體娛樂等活動,,提供多樣化服務,,促進流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他們回歸家庭,、妥善安置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近年來,受人口流動加速,、一些家庭監(jiān)護缺失和社會不良因素影響,,未成年人流浪現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現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和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等問題,嚴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為進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體系,切實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并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具體政策措施。
記者從民政部了解到,,“十一五”期間,,國家建設了310多所流浪兒童救助中心�,!笆濉逼陂g,,民政部將在一些人口大縣和一些流浪兒童比較集中的地方,再建設一批流浪兒童救助中心,,并對現有的救助機構,,完善其行為矯正、文化培訓,、心理疏導和技能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根據意見,做好源頭預防是解決未成年人流浪問題的治本之策,。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各地民政部門將全面落實城鄉(xiāng)低保,、孤兒保障,、臨時救助,、醫(yī)療救助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幫助困境兒童及其家庭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積極探索遭受家庭暴力,、事實上無人照料等特殊困境兒童的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