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第十七屆中國豆腐文化節(jié)的舉行,,充分挖掘并展示《淮南子》豐富文化底蘊,依托歷史悠久,、風景秀美的八公山文化遺址,,具有歷史文化科普基地及養(yǎng)生休閑雙重功能的淮南子文化園也孕育而出。它的建成無疑為神秀八公山增添一處頗具人文色彩的勝景,。9月20日,,在淮南子文化園開園不久,記者得以探幽攬勝,。如果你還沒有來得及去一覽風采,,沒關系,請隨著記者的腳步一起暢游淮南子文化園,。
自然人文相得益彰
據(jù)八公山旅游局的同志介紹,,淮南子文化園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主要有主景區(qū)廣場和自然廣場,、人文廣場和養(yǎng)生廣場組成,。主要體現(xiàn)的思想包括“道”及天地和人文。
文化園位于八公山風景區(qū)內,,由八公山地質博物館向西步行幾分鐘后,,遠遠就能看到淮南子文化園主景區(qū)廣場上的淮南王劉安與 八公講道的雕像,雕像前邊不遠處就是潺潺的溪流,,背后“鴻篇巨制”《淮南鴻烈》,,九個人物道骨仙風,風度儒雅,,令人不禁心向往之,。從主景區(qū)廣場沿山勢拾級而上,依次可以看到十二月令、孫叔敖治水及二十四節(jié)氣的雕塑,。“牢籠天地 博極古今”八個鮮紅的大字在石壁上閃閃發(fā)光,,這里是淮南子文化園的自然廣場,。在自然廣場,最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那重達數(shù)噸的巨大的花崗巖司南了,。這個勺子狀的大家伙位于廣場最高處,,躺在兩個石墩上,它的下面是三層大小不一的圓形石基,,每一層都有《淮南子》和古代文化的精髓,,天干地支、二十四節(jié)氣都被雕刻在上,。不遠處,,孫叔敖治水圖為人們展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工程的浩大與精妙……站在自然廣場,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建造者的匠心獨運,,又可接觸到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令人心曠神怡。就在當日,,記者還遇到了文化園的設計建造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據(jù)介紹,整個文化園大概耗時半年完成,,依山就勢,,最大限度的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起來。在整個工程中,,運輸巨型石雕無疑是難度最大的,,光巨型司南就是用了三天的時間才用吊車安放成功的。以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再設置書院,、豆腐坊等具有人文色彩的建筑,進一步完善文化園,。
圓形廣場神秘共振
走出自然廣場,,沿著臺階緩緩下行,記者來到了人文廣場,。人文廣場處于整個園的中心位置,,因此又叫中心廣場。廣場雖位于山坳之中,,但地勢相對平整,。
站在廣場邊緣,記者可以感受到設計者的巧妙構思,。利用原有樹林,、場地,,結合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將后羿射日,、一葉知秋,、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削足適履,、赴湯蹈火、塞翁失馬,、鳥盡弓藏等具有哲理思想的成語故事以雕塑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切合地形起伏,與廣場巧妙地融合,,體現(xiàn)了《淮南子》“道法自然”的精神,。
從邊緣處走入廣場中心,記者看到廣場利用原有地勢,,形成了逐級下沉,、聚集的景觀空間;同時利用山坡走勢,,將排水溝設計成“道”字紋理,,溝底以卵石鋪砌�,?吹竭@些,,大家可以閉目試想,當雨季來臨時,,水順“道”而下,,或跌或流,在圓形廣場中形成一鏡水面,,泄洪與景觀就巧妙地結合起來了,。
現(xiàn)在,圓形廣場中還沒有注入水流,,池底平鋪著光滑的矩形石塊,。記者站上中間石塊,試圖一探“道”之究竟,。初站上去,,由于沒有思想準備,突有一種眩暈感,,說起話來,,耳際嗡嗡,似乎產(chǎn)生了立體效果。走出中心位置,,站在其他地方說話,,一切又恢復了正常。奇怪�,�,!記者再次站在中心石塊上,不停地說話,,同時閉上眼睛用心感受,說話的聲音果真與周圍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振……是什么原因呢,?連設計建造者也只是在文化園建成后才發(fā)現(xiàn)這一奇怪又有些神秘色彩的現(xiàn)象,。記者舉目四望,樹木蔥蘢,;屏息靜聽,,蟬聲裊裊。而或靜或動種種景物似乎都在增加心靈的靜謐,。記者建議到了這里充分放松心情,,閉目任思緒肆意暢游:想象吧,在八公山上,,1600多年前,,曾發(fā)生以少勝多的世界著名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話,;在這座山上,有形成于8億年前的“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在這座山上,,中科院考古隊于2000年又發(fā)現(xiàn)了距今300多萬年的古猿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古猿化石。而且,,人文廣場處于淮南子文化園的中心位置,,圓形廣場處于人文廣場的中心位置,此刻所立石塊處于圓形廣場中心位置,,那么,,可以猜想,這一中心石塊又處于整個八公山的中心位置,!
窺探養(yǎng)生學的奧秘
離開人文廣場,,再度拾級而上,記者走向養(yǎng)生廣場。記者看到養(yǎng)生廣場東南向采用自然鋪砌的卵石路作為基底,,將園區(qū)分隔成了一個個綠島,,綠島中展現(xiàn)景石、大樹,、醫(yī)學藥物等,,同時卵石路也起到了健身養(yǎng)生的作用。
首先引起記者興趣的是路兩邊的六個雕刻,,它所展現(xiàn)的是劉安《淮南子·精神訓》中的“六禽戲”,。在重約十幾噸的大石頭上,分別雕刻著“六禽戲”的各式動作:熊經(jīng)——練身功,,鳥伸——練腰功,,鳧(野鴨)浴——練腰功,猿蠼——練臂功,,鴟視——練眼功,,虎顧——練手功。這些模仿禽獸的動,、播,、屈伸、仰俯,、顧盼,、跳躍等動作,結合呼吸運動,,用于治病,、保健、鍛煉,,是后來氣功和內行功的先導,,也是道家養(yǎng)生學的基礎。
在養(yǎng)生廣場的中間,,記者看到一處方形廣場,。這一方形廣場很特別,它由64塊狀如石磨的花崗巖石塊自然壘疊而成,。在石塊中間位置上還放著一塊自然景石,。仔細一瞧,這塊自然景石神似烏龜,,所以被命名為“烏龜石”,。據(jù)介紹,因為龜屬于吉祥四靈“龍,、鳳,、龜,、麟”之一,又象征著仁壽,。在方形廣場旁邊,,有一棵更特別的大樹。這棵大樹真可謂“鬼斧神工”,!在數(shù)米長的主干之上,,僅有一根樹枝,而且其優(yōu)雅狀恰似黃山迎客松的飄枝,。樹的其它部分呢,?經(jīng)了解,在一次雷擊中,,其它的枝葉“犧牲”了,,而主干和這根飄枝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生命力之頑強令人嘆為觀止,!
看看時間已是中午11時38分,卻還是有很多游客在此觀光,。恰逢一位女士也坐在廣場休息,,記者便與她攀談起來。經(jīng)了解,,這位夏女士是淮南人,,現(xiàn)在在杭州某公司工作,這次回家探親,,正好趕上淮南子文化園開園,,就高興地前來游賞,夏女士以“行家”的口吻告訴記者,,淮南子文化園的確令人驚喜,!不僅風景美,而且充分發(fā)掘出了《淮南子》的人文元素,,簡單可以和杭州的一些園林相媲美了,。比如養(yǎng)生廣場的設計,以《淮南子》中的養(yǎng)生文化為主題,,體現(xiàn)保健養(yǎng)生知識,、醫(yī)學藥物、茶藝煉丹等方面內容,。結合大樹,、巖石、地勢等,,就營造了一個充滿《淮南子》養(yǎng)生文化,、生態(tài)休閑的體驗空間,。夏女士還告訴記者,家鄉(xiāng)的變化真令人振奮,!淮南的人文景點很多,,以后肯定能得到更多更好的開發(fā)。
(記者 張昌濤 陸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