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廖凌云 通訊員 許變)從立案到結案,,法院沒出具任何裁判文書,,當事人卻喜笑顏開。5月8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田家庵區(qū)人民法院獲悉,,該院涉企審判團隊成功調解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案款即時結清,原被告雙方隔著屏幕“握手言和”,。
事情回到2023年11月15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約定被告將A地的柏油路面瀝青混凝土鋪筑項目分包給原告,,工程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約定了開工、竣工日期,,并約定工程款于2024年1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雙方還約定如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付工程款每超過一天按違約工程款的0.2%向原告支付。其后,,原告依約按期進場施工,,嚴格履行合同義務,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務,。然而被告一直分文未付,,雖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未給付10萬元工程款,原告無奈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違約利息,。
考慮到當事人雙方均在外地,為節(jié)省時間和經濟成本,,承辦法官通過“智慧法庭”與當事人視頻連線,,用這種“屏”易近民的方式和當事人“見面”。調解過程中,,承辦法官梳理雙方矛盾焦點,,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釋法明理,,講明利害,。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調解,雙方當事人都愿意作出讓步,,最終被告當場向原告轉了工程款,。且雙方當事人一致表示無需制作民事調解書,案件款已即時履行完畢,,依法以調解筆錄作為依據進行結案,,實現了真正的案結事了人和。
該案從立案到結案僅用了20天,,承辦法官強化“一站式”服務意識,,充分利用了“智慧法庭”的建設成果,通過“線上”調解,,讓群眾真切地體驗到智慧,、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